農村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你怎麼看?


剛剛過完端午,其實除了包粽子、插艾葉、菖蒲、戴香包等習俗還流傳著一種特別的端午傳統習俗:“驅五毒”。但有些地方也不一定有。

小編老家有句俗話說:善正月、惡五月。到農曆五月份,天氣變熱,雨水也比較密集,悶熱潮溼就容易滋生病害昆蟲。所以在五月份人們容易受到毒蟲的侵擾。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五毒”。

老人們說的五毒一般認為是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其他的還好,但是為什麼壁虎也在其中小編有點摸不著頭腦。

還有一種說法是: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一般端午要喝雄黃酒、插艾葉桃枝、纏彩色四線等,這都是為了驅邪、避災。

圖上是民間藝人用五色彩線和彩布縫製的各式荷包,內裝香料佩在胸前,香氣撲鼻,有驅蟲的功效。

有些人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 ,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 通稱“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扔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要喝雄黃酒,大人還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王” 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去。關於五月的這些說法,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