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是“中国文明的前夜”——石峁遗址所在地,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总面积达7635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

截至2016年,神木市下辖15个镇,常住总人口46.3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4.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4.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7.1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6:67.90:30.6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6078元(常住人口口径)。

神木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十大工业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全国双拥工作模范县,同时也是陕西省文明县城 、陕西省教育强县 、陕西省环保模范城市 、陕西历史文化名城。

  • 中文名称

  • 神木

  • 外文名称

  • Shenmu

  • 别 名

  • 神府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陕西省榆林市

  • 下辖地区

  • 15个镇

  • 政府驻地

  • 神木镇府阳路1号

  • 电话区号

  • 0912

  • 邮政区码

  • 719300

  • 地理位置

  • 陕西省西北部、黄河西岸

  • 面 积

  • 7635平方千米

  • 人 口

  • 46.34万

  • 方 言

  • 晋语-五台片-神木话

  • 气候条件

  •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神湖、二郎山、天台山、龙眼山、高家堡古城等

  • 火车站

  • 神木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陕K

  • 行政区划代码

  • 610881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神木市境已有先民定居。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中国文明的前夜——神木石峁

    夏,市境属雍州地,为熏育占据。

    商,为龙方地。

    西周,林胡族占据。

    春秋战国,县境为白狄故地(一说为林胡族地)。

    秦,为上郡北境,又改属九原郡,称为新秦。

    汉朝,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圁阳、圁阴、鸿门三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

    三国、西晋,为羌胡占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

    南北朝,先为北魏地,置石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后改名为银城县,属上郡;后为西魏地;再后为北周地。置归真郡(今解家堡一带)。

    隋,置银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属雕阴郡。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置麟州(治所在今杨家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麟州,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3县。

    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仍置麟州。

    后周、北汉,仍置麟州,与府州、胜州自立,随情势委依于周汉两大政权之间。

    宋,仍置麟州,属于河东路,领新秦、连谷、银城3县。乾德五年(967年)升麟州为建宁军,后又复还旧制,端拱二年(989年)又改麟州为镇西军。政和四年(1114年)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辽、金、夏为镇西军,后撤销镇西军,改为神木寨(仍在今杨家城,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先后被金、夏占有。

    元置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年),废州为神木县,以葭州领属的太和县(金建,在今太和寨)并入。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神木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神木县,属葭州。隆庆间,置东路神木道于神木,管辖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3县。

    清雍于正九年(1731年)神木道改为延绥府道,移驻绥德,神木县属于葭州,后属榆林府。

    中华民国,神木县属于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4月15日,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统辖神木县城以南及府谷县、佳县、榆林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1月,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同年10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于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民国三十年(1941年)神府县由陕甘宁边区改属晋绥边区代管。

    1946年年6月高家堡解放后,神府县政府迁至高家堡。1946年9月神木县城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瓦解,新的神木县政府成立,与高家堡神府县政府并存。

    1950年神府县、神木县合为神木县、治神木城。

    1958年神木、府谷两县合并为神木县,县治在神木城,原府谷县城改为府谷镇。

    1961年神木县又分为神木、府谷两县,同属榆林专区。

    2017年0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人民政府驻神木镇府阳路1号。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风景名胜

    神湖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神湖

    神湖又叫红碱淖,位于神木市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千米,南北最长处12千米,水面面积67平方千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

    二郎山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二郎山

    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神木市城西1千米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支神木时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此日:“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在二郎山前后相距1千米多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

    天台山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天台山

    天台山在神木市贺家川镇东南方距市区65千米处。山体拔地而起200余米,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崇峰寺创始于北魏元宏太和年间,天台诸神殿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后经历代增置修葺,渐成宏大规模,是历史悠久享誉塞上的一方宗教圣地。长约2千米的天台山古建筑群,最南端是高耸的山门,有数十米的石洞,洞内有石阶二百余级,洞上有仿明隶石刻“南天门”三个大字。由山门石洞向北原建有庙宇九层。天台山山顶有座天台山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以后历朝都进行过修缮和扩建。尚留有明清时期近百幅壁画和碑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