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願讀大學,看看一二三本的區別,就知道高考努力後的意義

很多沒有親身經歷過的考生不會明白什麼才叫“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高考可以說是你人生的一個分水嶺,特別是填報志願會最終決定你的未來人生路。好的分數當然可以報考一個好的學校,對於一些階段性踩分的考生來說,可能會比較猶豫是報考一個二本學校的差一點專業,還是去一些三本學校的名牌專業呢?空想的結果往往也就是憑著感覺隨便選一個,為了對你自己負責,在填報志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國現有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別。以便在不久之後的志願填報中作出正確的選擇。

填志願讀大學,看看一二三本的區別,就知道高考努力後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大學教育分為本科和專科。其中本科又有重點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區別,大學專科教育主要由高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高專(高等專科學校)。本科就讀3-5年,畢業授予學位證和畢業證;專科就讀2-3年,畢業只授予畢業證書。本科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專科以培養技術性型人才為主。

很多人都會說,考上大學都一樣,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可是當你進入不同的學校,你所在的學習氛圍不同,接觸的朋友圈也不同,到最後你還是會發現考進好的學校的學生和一般學校的學生還是差距甚大。

填志願讀大學,看看一二三本的區別,就知道高考努力後的意義

學校本身的不同在於:根據錄取批次不同。按照高考成績分為第一批次,對應一本院校。第二批次,對應二本院校。第三批次,對應三本院校。其中一本是公辦範疇,二本多數是公辦範疇,兼具少數民辦。三本一般是獨立學院本科院校”等,是公辦民助範疇。大家可能也有感覺,好的學校的學費相對而言也比一些普通學習的低。(這裡說的不對絕對的每一所學校)

填志願讀大學,看看一二三本的區別,就知道高考努力後的意義

HR只問了幾個問題:你的英語四級過了嗎?是不是因為也過了六級而感到自豪。但是對於985/211的學生這是他們最低的要求,他們通常問同學的問題是“你的託福雅思考了多少分?而不是四六級考了多少分?”你的實習經歷是什麼?是不是去某個商城做了一個兼職或是盲目的去某個公司實。但是985/211的孩子,他們從大一就會開始做自己的項目,去各個可能的機構談投資,他們實習每一個工作都是和自己的項目有關的。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