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中國股市多年來的現狀

1990年12月到2018年5月,中國股市成立27年半了,除了圈錢手段不斷翻新,其他的都沒有變,還是那個老樣。

所以我堅持認為。中國股市這種搞法沒戲,一百年都沒戲,不信咱們就走著瞧。

中國股市一下跌,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老賴人家美國股市,人家美國股市上漲的時候,中國股市也沒上漲啊,拉不出屎賴茅房,這不是辦法。還有就是賴中小股民不成熟,中小股民頻繁短期炒作造成的股市下跌。實際上股市的暴漲暴跌,都是機構興風作浪的結果。反正就是沒有管理層的責任,沒有上市公司的責任。

中國股市成立以來,每年都有暴漲暴跌的行情,遠的不說了,2015年的暴漲暴跌記憶猶新吧,可是每一次暴漲暴跌後,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改革,一切還是照舊。比如上市公司質量問題;業績下滑上市公司都可以圈錢問題;管理層的體制問題;獨立董事不獨立不懂事問題;股評黑嘴問題;上市公司退市不退錢問題;基金公司管理費旱澇保收等等等等這些老大難問題,解決了嗎???一個都沒有解決,而且愈演愈烈。

作為散戶,我們改變不了大舉,唯一能做的,就是武裝好自己,沒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思路,再好的市場也難有收穫。美國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時間,平均每年8只,所以產生了一批因為長期投資而成就千萬乃至億萬富翁的奇蹟,使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能夠深入人心。

香港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所以產生了一大批中產階級。

而中國A股擴容到800只時只用了8年的時間,擴容到現在的1380只,僅用了14年時間,平均每年100只,所以產生了一批無產階級。


中國股市到底經歷什麼?A股又怎麼了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資主體主要為中小股民。有調查顯示,25歲到55歲的適業人群構成了個人投資者的主體;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

“楊百萬”是這批投資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憑藉著對政策的敏感、善於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能吃苦耐勞,從而在當年國庫券倒賣風潮中發家。1990年,“楊百萬”在別人還對國庫券大感興趣的情況下轉戰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購買的500股電真空股票,成為交易所的第一筆交易。

1996年~2002年:機構坐莊投機時代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直接導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現。

可以說,1996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為沸騰的歲月,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股市相比並不遜色,內幕交易、莊股文化盛行。這段時期內,“垃圾股”得到了極大的追捧,ST股票甚囂塵上。這段時期也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資本系最為活躍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內外資機構群雄爭霸時代

這一階段,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上群雄爭霸的年代,QFII、險資、社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紛紛崛起。

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後,證券業開始進入對外開放全新階段。2002年7月,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作為先進投資理念的導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場曲線前面的角色。讓市場稱奇的是QFII屢屢精準的抄底技術。

2003年1月,新修訂的《保險法》開始實施,國內保險資金運用開始進入快車道,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批准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

2007年至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雙格局時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遠去,但究竟緣何大跌,其實業內並沒有共識。很多人認為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傳導的結果,亦有人把二級市場上大小非的解禁拋售行為作為“罪魁禍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場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傾向於從市場的參與者角度來分析——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這6個月中,以大小非股東減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不計成本拋售解禁股,話語權驟然增加,成為參與中國證券市場價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資本則被迫通過殺跌來壓低整體估值,使得產業資本在拋售過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加速了市場的尋底過程。

經過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力量並非是減弱了,其實是增強了,而那場大跌的最終勝利者其實是產業資本。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熊市王者巴菲特曾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作為一個散戶,需要明白一點的是,到這市場來的人,都是想賺錢的,沒有一個人是為了虧錢而來的。茫茫股海中,股票良莠不齊,空頭陷阱隨時都可能爆發,黑馬也隨時都可能出現。怎樣才能儘量少走彎路?怎樣才能儘量多賺錢?賺錢有沒有方法?


中國股市最致命的兩大問題:

事實上,在15年那輪股災爆發之前,卻存在著不少先知先覺的資金提前出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外資機構。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高管,也提前實現了資金出逃的目的。顯然,即使隨後的股災風波殺傷力驚人,卻並未對這類群體構成太大的衝擊。

不過,與這類具有先知先覺的資金相比,普通散戶卻在這一時期內出現了持續性大舉入場的姿態。確實,對於缺乏資金、信息以及技術優勢的普通散戶而言,他們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跟風操作。但是,憑藉著“船小好調頭”的優勢,跟風操作也為極少數的散戶贏得了盈利的空間。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散戶而言,跟風操作, 盲目入場的最終結局,也就是陷入深套的尷尬局面了。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一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

回顧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實則同時具備了“下跌速度快”、“下跌力度猛”等特點。不過,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大資金大機構與普通散戶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其中,對於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中,藉助套期保值等功能實現靈活多樣的操作策略。或許,在一個失去理性的下跌市場中,藉助一些風險對沖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市值的損失風險。而對於極少數的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更可能利用期現交易制度的不對稱性以及相應的做空工具進行順勢做空,並藉此獲取暴利。

然而,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因資金門檻的限制,他們卻無法及時實現風險的對沖。退一步來說,即使部分散戶具備了進入股指期貨市場的資金門檻條件,卻因資金規模佔比太小,而輕易遭遇大資金大機構的“屠宰”。

與此同時,在股票市場中,由於普通散戶只能侷限於單向做多的操作模式,且只能允許採用“T+1”的交易策略。由此一來,實則也剝奪了普通散戶日內糾錯的機會。於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旦散戶買入了某隻股票,則在隨後的市場殺跌行情下,他們卻是無法及時止損出局的。或許,對於普通散戶而言,最好的日內風險對沖方式,就是逢低補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差價的虧損。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二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性。


現在的股市,是一個不健康的股市, 散戶又該何去何從?

因為股票對很多股民來說,只是作為一個籌碼而存在,一個賺錢的籌碼。他們不會從這隻股票所屬公司的價值來估量這隻股票的價值,而是從這隻股票會不會漲,能不能賺錢而入手,此時投資股市的心態就已經趨於賭徒化,而賭徒,是很難在股市中生存的。當下來說,這可能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因為不光有很多散戶是這麼做的,連機構都是如此,這就造成了中國股市的病態發展和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股市的建立,是為了什麼。

股市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投資者,交易者服務,不是為了讓投資者從差價中獲利而建立。股市可以說是為了上市公司而建立。每段時間都有特定的融資對象,可能是幫一些公司脫貧解困,可能是民企上市,也可能是別的,公司的上市按道理講既幫公司籌集了資金,也令投資者擁有其股份,體現出資金的價值,其目的是為了雙贏。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股市,卻顛覆了股市的設計初衷。

市場的價格,價值應該由買賣來決定,但在市場的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國股市的價值觀已瀕臨崩潰。“炒”已經成為當下股市的主題,這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態。

格雷厄姆說過,“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並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明顯我們當下市場內投機者過多,甚至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從而導致市場的禍亂。

對於投資者來說,買進股票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就是為了賺錢,但投資股票絕非容易事。炒股票就像做買賣,有很多規矩和訣竅,譬如賣香菸要看市場、辨優劣,什麼煙暢銷,什麼煙滯銷,香菸的質量如何?萬一進了條假煙,就是賣出十條真煙還得蝕本,所以,香菸經銷商和煙販在“進貨”的時候會非常仔細。

遺憾的是,大多數投資者炒股票不像做買賣那麼認真,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進股市,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時的謹慎,昏天黑地折騰一番,特別是“進貨”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狂熱、盲目和衝動,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股票漲跌的背後

股票的漲與跌,炒股的賠與賺,就是資金買賣股票的行為結果,而資金逐利的過程,又是在不同時間段的資金集結過程。在股市博弈中,股民追逐利益,也是根據資金量的多少平均分配在每個人身上,然後再通過上述行為進行資金的再分配。每個人分擔的被對手攻擊率與自己的資金量成正比,而且每個人承擔的被攻擊率剛好等於自己的資金量。即錢多的人,對手想從他那裡賺到的錢也多,受對手的攻擊率也高;錢少的人,對手指望從他那裡賺到的錢也少,受對手的攻擊率也低。那些所處地位恰好容易被對手獲利,則被攻擊率也最強。而對自己沒有直接對抗關係的競局方,被攻擊率也最低,甚至為零,即根本沒有使他們受到損害的打算。也就是主力資金認為沒有攻擊的目標與利潤,也就不會集結資金去那裡逐利。因此,我們擬介入的股票,應是資金集結或放量上漲的股票。

我們應該學會介入交易活躍的股票,避免介入那些成交稀少的股票。在行情向上突破的過程中,成交量也應該同步放大,因為這代表空方進場買進、空頭回補,甚至翻空為多。通過積蓄可觀的動能,直接穿越支撐或壓力區。如成交量沒有放大,說明市場上交易者參與的熱情不夠,突破無效的可能性就大,因此突破過程中成交量沒有放出,後勢就會變得不確定。而且股票上漲中的量大量小,由買方來決定,下跌中的量大量小,又由賣方來決定。

如前所述,無論一支股票的技術圖形如何變化,均可通過主力資金的手法迷惑大家,就連難以造假的成交量,也可以通過頻繁的“對倒”製造出來。只不過日線或分時線的迷惑性所用的資金量與精力,會遠遠小於周線與月線而已。簡單講,若市場其它條件不變,假設對某個股票的日K線“造假”,所用資金1000萬元,所用時間4個小時;而對於周K線來講,所用資金就是它的5倍即5000萬元,當然時間是一週;而對於月K線來講,資金又是它的21倍(每月交易日平均按21天計算)即2.1億元;而對於年K線講,則將高達25億元。這也是大家認同的年線、季線難以“造假”的原因!而成交量如果放大,有可能有“對倒”的虛假因素。在股市“上帝”很少講話,即在股市唯獨成交量縮減或較小的現象才絕對是真實的!因此,在股指漲跌的歷史中,地量不一定是地價,但地價必然是地量;而天價不一定是天量,但天量又往往是天價。所以,炒股的藝術也就是量價配合的藝術。


股票買入戰法

“雙足鼎立”

“雙足鼎立”戰法也叫做雙重底,也就是俗稱的“w底”,是指股票的價格在連續二次下跌的低點大致相同時形成的股價走勢圖形,該戰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股價的底部。

“雙足鼎立”形態

❶ 股價在長期下跌過程中出現了一次反彈,隨後不久便再次下跌,當股價回到前期低點附近時,成交量明顯萎縮。

❷ 在低位隨著成交量的明顯增大,股價再次上漲並強勢突破之前的高點。

❸ 股價突破之後往往有回抽,股價回落至第一次反彈高點附近止跌,隨後上揚。

案例解析:安妮股份(002235)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請輸入描述

以安妮股份為例,在股價長期下跌過程中在A點處出現一次反彈,隨後不久便再次下跌,股價回到前期低點附近,如圖B處,可以看到在B處成交量明顯減少,之後隨著成交量的增大,股價再次上揚並突破前高。在這裡,如果我們能通過“雙足鼎立”戰法找到B處,並作為一個進場點,就可以輕鬆把握住後期的上行趨勢。

案例解析:長江通信 (600345)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請輸入描述

以長江通信為例,在股價下跌到A點附件時,投資者惜售,再加上抄底盤的加入,股價止跌隨後反彈,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隨著套牢盤的賣出,股價再次下跌,到了前期低點附近的B點時,成交量減少,之後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股價順勢上行,突破前高。

“雙足鼎立”戰法原理

“雙足鼎立”第一“足”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在長期下跌的過程中,隨著股價的不斷下跌,投資者惜售,並不捨得繼續賣出,同時一些抄底著和空頭回補者的出現讓股價有了一次較為有力的反彈。在股價不斷上升的過程中,前期的套牢盤以及一些短期的套利者紛紛賣出,這又導致股價的再次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下跌成交量明顯減少,顯示主動性拋盤減少,而錯過上次行情的投資者又會趁回調買入,令股價無法跌穿上次低位。伴隨股價回升,越來越多投資者加入買方陣營,最終股價在巨大成交量配合下,突破上次高點,上升趨勢已確立。這就是今天“雙足鼎立”戰法背後的原理。

但是投資者必要要注意的是,在實際股價運行中,往往會出現假突破的情況,在這裡還是要各位擦亮眼睛,識破股價的假突破。

第一種情況:個股突破的幅度要超過3%,並且連續三天收盤價在頸線之上,才有可能真正有效突破。尤其是在上破頸線時成交量必須及時放大,往往一個大陽線完成突破,突破之後常常又回抽,從而確認突破有效。

案例解析:立思辰 (300010)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請輸入描述

以立思辰為例,當股價再次下跌反彈的時候,到了頸線的位置,是以一根大陽此案報收突破頸線,並且伴隨著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之後三天的收盤價在頸線之上,這個時候就確定了上行的趨勢。

第二種情況:W底形態完成時的成交量必須顯著放大,同時,如果左底成交量明顯大於右底,則雙底形態不會真正成立。

案例解析:天順風能(002531)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請輸入描述

再來看看天順風能這個案例,當股價再次來到前期低點附近時,可以看出,成交量並沒有有效放大,這個時候投資者就應該提高警惕識別假突破,避免盲目跟進。

最後,很容易遺漏的一點就是,“雙足鼎立”形態是出現在下跌的趨勢之中的,是一個底部反轉的形態,否則,就容易形成雙頂形態。


神奇均線之金三角形態:

A. 空頭排列:長期均線在上,中期在中間,短期在下方,均線的空頭排列代表股價處於下跌行情中,其沒有結束。(觀望)

B. 價託形成:由開始的空頭排列,到,短金叉中、短金叉長、中金叉長,形成封閉三角形,表示股價的跌勢暫告一段落,有止跌企穩的可能。(操作期)

C. 多頭排列:價託形成之後,短期均線在上,中期在中間,長期在下方,形成均線的多頭排列,表示新的一輪上漲行情正式開始。(確認信號)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神奇均線之價託的支撐和買點

(1) 價託支撐帶:價托出現之後,形成的封閉金三角的低點到高點就是金三角支撐帶,又叫託輻射;對未來股價回調起到支撐作用。股價在價託支撐帶之上運行持股,縮量回踩出現見底K線形態可以考慮加倉。

(2) 價託的買點:

A. 第一買點:金三角出現後,縮量回踩金三角支撐帶,建底倉。

B. 第二買點:放量突破第一波反彈高點或平臺壓力,加倉。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通過均線選股法選出的個股往往很容易出現大漲甚至漲停,就比如魯西化工,到目前也是成功嶄獲了29個點的收益了,那麼這樣的股票還有嗎?肯定是還有的,但如果你不懂背後的邏輯,也只能讓你一時獲利,而不能長久盈利,我們就來看看魯西化工這隻股: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魯西化工是一隻可長可短的大牛股,前期行情就不說了,隨後這波的下跌回踩也是明確指出了此形態的加倉機會,思路很明確,相信一直閱讀選股文章的佬粉們,都是把握住隨後這波29個點的反彈行情!這就是我一直說的思路與邏輯,這遠比直接給你牛股更重要,機會就在那裡,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

而均線選股法選出的牛股比比皆是,一直看本人文章的朋友都是比較清楚的,像魯西化工這樣短線大漲的股票,通過此思路選出來的已經不少了,就比如近期選出來的恆力股份到目前為止的漲幅也是超過了18%,如圖: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拉鍊”形態:

當一隻股票的莊家出貨時,盤中自然會形成陰線,如果出貨量不大,接盤稀少,而自己還有很多倉位,那麼為了明日能夠有一個好價位繼續出貨,在收盤之前不得不將股價再拉回去,這樣就形成了下影線。為了刺激買盤跟入,莊家會在盤中把股價拉成陽線,趁機出貨,這樣股價又回落下來形成了上影線,不過由於莊家是以出為主,所以上影線一般短於下影線。

莊家天天如法炮製,於是每天的K線都帶上、下影線,排列在一起,遠看上去就像一條拉鍊。既然【拉鍊】是莊家出貨過程中留下來的痕跡,那麼【拉鍊】就是股價將要下跌的預兆。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1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2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3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4

下圖的個股在高空飛行時向上逐步推高,以此來麻痺散戶,但反覆出現的拉鍊說明莊家在盤中尋機出貨,結果該股在跌破季生命線的兩天後開始連續地跌停,如果不在跌破季生命線的兩天中抓緊出貨的話,將直接參與暴跌,損失慘重!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111-5

中國股市鬧了個“亞洲大笑話”,一旦消息查實,股民或將逼銷戶

圖6

小結:

當莊家獲利豐厚時,如果出現【拉鍊】圖形,說明兩個問題:一、莊家在做出貨的工作;二、接盤稀少。

【拉鍊】不但可出現在日K線上,也可出現在周K線上,分析方法相同於日K線,但周K線的拉鍊頭部將更加牢固!

【拉鍊】圖形可以向下延伸,也可以平走,甚至出現向上逐步推高麻痺散戶的走勢,但無論它如何演變,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莊家在出貨的股票,無論如何都不能碰,有一句話叫“拉鍊終端是暴跌”,當莊家出貨完畢後一定有暴跌!這一點一定要記住!

走【拉鍊】的股票,一旦跌破60日均線,就趕快清倉,如果不清倉,很可能出現連續暴跌!


一個成熟股票投資者必經的訓練程序:

第一步,滿倉訓練。

先 戒頻繁操作,把原來的操作週期延長,只買一到二隻股票 。把每週一次改為一月到三月一次,甚至更長。目的是訓練忍耐能力,去除普通投資者頻繁換股而需要交納昂貴的手續費用。同時鍛鍊自己的看盤時不被股價漲跌而 誘惑操作。原則是不管帳面的贏利和虧損。但是必須每天看盤,鍛鍊心理素質。當能夠做到不以漲喜,不以跌悲,只把股價的漲跌當做的遊戲,只把波動當做是獲利 的機會,只把買賣當做是機械的操作,沒有心跳的感覺時,第一步訓練才算成功。

第二步;空倉訓練。

在大盤下跌過程中只看不做, 拒絕上漲的誘惑。原則上也必須每天看盤,鍛鍊抗誘惑的心理素質。可以模擬操作,但是必須堅持記錄,並且做好模擬盈虧操作的總結。經驗是財富,只有歷經至少 一個大盤的牛熊循環週期後,心理素質才能夠提高,才能夠明白股票的風險,才能夠跨進成熟投資者的行列。

第三步:技術訓練。

剛 開始的時候一般都是研究量價關係,從而再研究技術指標。當你把技術指標都詳細的研究過來,並用到實際的操作中的時候,這個時候是虧損最嚴重的時候,你甚至 會懷疑指標無用。然後你會改進指標及參數,甚至自己去創造技術指標。但是一切都不能夠真正的改觀操作的正確性,到最後當你再回到只看量價關係的時候,你就 能夠做到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境界。才會發現當初的操作是多麼的錯誤,技術指標只是量和價的延伸物,這個時候你可以很少翻看技術指標,甚至可以不看均 線系統,因為這個時候你只要看一眼股票的圖形,就能夠當時指標所處的位置了。三秒鐘內就可以給一個股票的中線趨勢下定義的時候,才能夠進入長期贏利的隊伍。

借莊家之力大膽地伏擊莊家

散戶自有散戶的優勢,莊家自有莊家的弱點,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做到在戰略上藐視莊家,在戰術上重視莊家,那麼,散戶完全可以借莊家之力大膽地對莊家進行伏擊。只是,在伏擊莊家之前,別忘了檢測一下莊家的實力,這樣有助於你在伏擊時獲得成功。

(1)既藐視莊家,又重視莊家

①莊家是可以戰勝的。莊家成本是巨大的,坐莊的過程是相對漫長的。散戶與莊家的博弈,是小老鼠與大笨象的遊戲,莊家對你一個人是不會放在眼裡的。小老鼠身輕如燕,來去自由,若能心明眼快一點,可在大笨象的厚背軟肋間遊刃自如,伺機小賺一筆是不在話下的。

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須熟練掌握一兩種技術分析工具,達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那麼莊家的動作,只要不是特別隱蔽,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③有贏即勝,小贏也是勝利。近幾年對股民的調查表明,虧的是大多數,贏的是少數,因此不必為賺不到整段行情而耿耿於懷。

④沒有常勝將軍。股市上賺大錢的人不是從來都沒輸過,只不過是總體贏利大於虧損。千萬不能讓想贏怕輸的心理影響你的正確決斷。

⑤現金為王。沒有拋出股票套回現金之前,不管你的賬面贏利有多少,都還不是勝利者。

(2)看輕莊家:莊家其實也脆弱

股市中的莊家是人不是神,無論他的資金實力多麼強大,也無論他的招數怎麼變幻,相對茫茫股海而言,其力量仍是渺小得很。沒有一個莊家強大到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地步,至多隻能在股海中掀起一點波瀾。如果說在國內股市發展的最初階段,莊家能呼風喚雨的話,那麼當2007年5月,滬深股市總市值達到空前的18.13萬億元,上市公司總數超過1450家時,曾經呼風喚雨的莊家們此時也只能算上是個大散戶。隨著大批證券投資基金的問世,市場主力結構將朝大型化與理性化轉變,曾經在滬深股市中起決定作用的券商主力也將隨之逐漸淡化對市場的影響力。《證券法》的出臺,客觀上使得券商坐莊的外部環境變得更加艱難,加之券商本身資金來源有限,允許券商融資的辦法也只能待一定時期後政策鬆動時才有可能出現。作為一個獨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只不過它不是一般的企業,而是專門從事證券經營的專業公司),按道理它當然可以獲得銀行的貸款融資,然而,只要考慮到券商資金運用上的實際情況,這個問題也就不那麼簡單了。證券承銷業務中券商要花費大量資金。有時為了一個項目,企業要直接或間接提出給其融資的先決條件,明知手中沒有多少錢,但為了項目還是打腫臉充胖子,這使得本來就很緊張的資金更“雪上加霜”了。無奈只好拆東牆補西牆,減少公司的自營盤資金。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券商主力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將減弱,其坐莊的動機與衝動也將大大減弱。但只要市場存在一天,自營還是要做的。既然是自營,幾億元的資金總不能像個大散戶那樣整天地跟莊吧。所以,基於生存的壓力,基於投資第一的需要,券商需要坐莊。所不同的是,其坐莊的手法不再是急功近利式的狂炒,而是精心擇選個股,採取以時間換空間的操作手法來避開政策風險。未來的券商主力坐莊的暴利機會將大大減少,但隨著市場的擴大,可供選擇的品種會愈來愈豐富,市場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未來中國股市真正的大莊家,是證券投資基金。它肩負著調控市場與價值發現的雙重任務。由於操作的透明及公開化,加之有關投資政策又有種種具體的限制,故未來基金不能像其他主力那樣坐莊。基金操作的思路不同於券商,基金是代人理財,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最為重要,在此前提之下才談得上最大限度地獲取穩定收益,故基金大莊家的操作將以穩健型為主,其投資偏重於中長線。它在選股上十分看重公司所在行業、產品及其品牌、管理者的素質等。某隻股票持有幾年以上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大凡成功的基金無不長期持有幾隻股票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以上。國內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許將邁向真正的投資之路,擔當市場中真正的長線莊家。

莊家也是市場力量的有機構成部分。散戶股民的力量因分散而無法形成合力,故莊家常常能在市場中得心應手。然而,散戶股民亦可以利用莊家船大難掉頭的致命弱點,尋找贏利機會。戰場上無常勝將軍,股市亦然。面對茫茫股海,在特定時期莊家也只能順流而下,以求日後再戰。

(3)檢測莊家的實力

在股市中與莊家鬥智,並戰而勝之,首先需要知道莊家的實力大小。若莊家實力雄厚,目標遠大,抗跌性強,投資者自然也可投下重兵;若是一個小莊,三級微風即可把股價吹向跌停板,莊家自身難保,怎麼能把自己的錢財寄託在這樣的小莊身上?莊家通常都有億萬身價,但普遍沒有“露富”的愛好,總會極力掩藏自己的實力。但即使再狡猾的狐狸亦有露出尾巴的時候,莊家資金量大,從盤面看總可發現蛛絲馬跡,投資者可根據以下情況標準判斷莊家的實力:

①大盤調整時該股的走勢。若該股在大盤調整時走勢穩健,跌幅小於大盤,說明莊家家底殷實,該股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②利空出現時該股的走勢。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此時往往是莊家實力的一次大檢閱。若股價處變不驚,莊家將洶湧的恐慌拋盤悉數接走,說明莊家實力不菲。

③職工股上市當天的表現。一般來說,大量廉價的職工股上市都會對該股二級市場的市價造成衝擊。若某股職工股上市,股價維持強勢,說明該股有實力的莊家把守。

④該股的流通盤、盤面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