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

清末民初,段祺瑞算得上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任務,他“三造共和”,四起四落,歷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內閣總理和臨時執政等職,文治武功,顯赫一時,知名度僅次於孫中山和袁世凱。


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
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一.所謂“一造共和”,是指武昌起義後,段祺瑞領銜北洋諸將發表“共和通電”,逼清帝退位。這個事兒吧,就像打溼水的毛巾,得使勁兒擰一擰。此事表面上是段祺瑞做的,實際上是袁世凱授意的。換句話說,如果背後沒有袁世凱默許或“指點”,段祺瑞不會領銜通電擁護共和。在袁世凱稱帝前,段祺瑞一直是小跟班,即使自己有想法也沒表現出來,事事唯袁世凱馬首是瞻。

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 二、再來看“二造共和”,說的是袁世凱稱帝,段祺瑞採取“非暴力不合作”。言下之意,只要段祺瑞肯幫袁世凱,帝制就能搞下去,或者至少能平息護國運動……是不是太高估段祺瑞了,他一個人靠“不支持”而非“反對”就把袁世凱打倒?再說了,段祺瑞這麼做其實有私心——想接袁世凱的班。袁世凱搞帝制,段祺瑞看到了天花板——只能是袁克定的大臣。老袁對段祺瑞很客氣,可小袁還沒上位就經常在段祺瑞面前擺架子,真上位了段祺瑞還不得匍匐在地不敢抬頭啊。段祺瑞不支持袁世凱,不僅以後可以免受袁克定的氣,還有機會自己上位,換做是你,你怎麼做?

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民國史上“六不”總理,段祺瑞的“三造共和”​​ 三、“三造共和”可能稍微硬氣一點,畢竟是段祺瑞振臂一呼,率軍討逆,把張勳的辮子軍拿下。當時,想“再造共和”的人不少,比如南京的馮國璋很積極,可惜離北京遠了一點,而段祺瑞在天津,近水樓臺。值得注意的是,段祺瑞是皖系頭子,但召集起來討伐張勳的兵馬卻不是皖系部隊,而是直系或者親直系的部隊——直隸督軍曹錕、第8師師長李長泰、第16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可見,老段這是為了搶頭功,怕別人佔了先。討伐張勳,恢復共和,這使段祺瑞獲得巨大民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