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子春秋》裡,其中晏子和孔子是不是不和?

推著甲板車的男人

題主有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可能我說的話比較重,他們兩個不和完全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動亂,孔子以“危邦不入,危城不居”離開魯國到了齊國避難。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對此非常有感觸的,魯國的動亂就源於此處。


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按照封建制度受到封賞,三家逐漸坐大,把持朝政,所以被稱為“三桓”。但事實上“三桓”雖然控制朝政,但是三桓自己的勢力卻被自己的家臣控制,就形成一個這樣的局面,三桓架空魯公,三桓的家臣架空三桓。

魯國就這樣一直處於動亂,上層人爭權奪利苦的還是下層人。孔子曾在三桓的支持下削弱三桓的勢力,不過後來三桓反水,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到齊國避難,說出這一番話,想必齊景公也是感觸很深的。崔杼弒殺齊莊公,立齊景公。齊景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王位的,而且齊國朝政也被陳,高等幾個氏族把持。所以兩人相談甚歡。

不過晏子認為儒家:“滑稽而不可規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尚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總之就是說儒家誇誇其談,太注重形式,不能重用他們。


所以齊景公再後來雖然也很敬重孔子,但已經不向他請教關於禮方面的問題了。實際上晏子的主張和孔子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晏子很並不刻板,很會隨機應變。

崔杼弒君後,晏子不懼危險,對齊莊公嚎啕大哭。崔杼問晏子你要為他殉節嗎?晏子不卑不亢的說道:“國君因為社稷而死,臣為君殉國。國君因為社稷而流亡,臣要隨著國君流亡。但是國君因為私慾而死,我為什麼要為他殉節呢?”齊莊公是因為與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刺殺的。所以晏子認為不值得為他殉葬。

還有一次晏子出使魯國,孔子對弟子說晏子非常精通禮儀,讓弟子們去觀摩學習禮儀。子貢回來後對孔子說:“誰說晏子精通禮儀,他根本就不懂禮儀。”子貢說道:“古禮有云:‘登節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但是晏子做的全部相反。”


晏子在事情辦完後專門拜訪了一下孔子,孔子問起這件事,說道:“古禮規定,登階而上不可越級而上,朝堂之上不可急趨而行,授圭之時,不須下跪。而夫子你做的恰好相反,這是符合禮儀的嗎?”

晏子說道:“我聽說君臣之間有固定的位置,君行一步,臣行兩步,是因為魯公走的太快(吐嘈一句可能是因為晏子太矮了哈),所以才越級而上。魯公授玉姿勢過低,君俯身臣怎麼能不下跪呢?”

晏子走後,孔子召集弟子說道:“禮,貴在因時因地制宜,恐怕只有晏子才能做到啊!”可見兩人在私人的交情上並非水火不容,只是在各自主張上有不同而已。

相比於遵守規則,孔子更加嚴格一點。以前魯國有項規定,有魯國人看到同鄉被人賣做奴隸的,可以出錢買回,然後可以向魯國國庫報銷這筆費用。但是子貢買回來,卻不去國庫要錢。孔子聽說後非常生氣,對子貢說:“你就是造孽啊。如果魯國人都向你學習,如果領不到錢了,那要有多少魯國人流落他鄉啊!”


關於這種事情,孔子也曾批評過晏子的做法。齊國有一條河,晏子在冬天的時候看到有百姓還要赤腳過河。於是就用自己的車把百姓載了過去,百姓們對晏子感激涕零。到了第二年,還是這種情況。如此年復一年,晏子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讚。但是孔子卻說這是晏子的過失。

孔子說道:“晏子作為齊國的宰相,第一年的時候值得稱讚。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時候,他應該幫百姓修一座橋。而不該繼續讓百姓涉水過河。

雖然兩人主張不同,但是孔子對晏子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在晏子死後,孔子說道:“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所以他們兩人只是政見不同而已,並非交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