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京青年的理財心得:畢業季二手書市場的供求乾坤

門口二手書店這次可以說是“一年不進貨,進貨賣一年”了。根據我的觀察,在一開始書籍稱重時,不同的書價格好像是不一樣的。一些小眾習題冊價格比課本要低得多,估計店家也是要考慮“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但是到了後來,隨著人越來越多,最後都是一窩蜂稱重了,只不過價格是置於兩者之間。恐怕是店家感覺到了比例,就統一一個價格了。這跟保險定價是一個道理,起初,保險是統一定價,但是由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逼迫其不得不做出價格上的差異。於是,免賠額、不出險減保費等等措施就出來了。

楔子║


“我來到 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多麼地浪漫,可是如果在這異鄉一走就是四五年,歸鄉的時候各種東西的處理的就是大學問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學長送我書”固然是感情深厚,但是當進入“損有餘而補不足的”的畢業季大甩賣,又會是怎樣呢?




一、售煙海之書冊兮,簡行囊以歸鄉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物價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教材價格越來越昂貴。而由於課時所限,很多厚達寸許的教材往往只講一半。再加上甚至有些老師上課不按照教材備課,使得大家對一手教材的需求大大降低。而作為最大二手教材供給的源頭,馬上畢業的大學生自然要考慮將書以零售價出售掉。



不過,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所以學校為其提供了為期三天的跳蚤市場供其交易。並且北門二手書店也派了專人來,為最後的清倉做保障。當然,線上的二手物品交易群也熱鬧了起來,一切都為學長學姐即將畢業的熱鬧做足了準備。




二、盼卷帙之價廉兮,志學業以鴻鵠



對這場盛會最興奮的,莫過於像我這樣早早將學校統一訂閱的教材退掉的人了。當然,撿漏也是有技巧的,首先,你要先調查市場,我便是從淘寶市場上早早查閱了之後一個學年必修課本在二手書店的價格,因為只有瞭解了行情才好還價嘛。



更何況,每一個攤位代表了一段過往。有的攤位上好多考公務員的輔導書,有的是各種從業資格證輔導書,有的是雅思的全套學習資料。在他們旁邊走一走,想著每本書和學長學姐背後風雨兼程的故事,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停下腳步討討價,順便嘮嘮嗑,也是挺有意思的。




三、逐什一之商利兮,通有無以謀生



門口二手書店這次可以說是“一年不進貨,進貨賣一年”了。根據我的觀察,在一開始書籍稱重時,不同的書價格好像是不一樣的。一些小眾習題冊價格比課本要低得多,估計店家也是要考慮“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但是到了後來,隨著人越來越多,最後都是一窩蜂稱重了,只不過價格是置於兩者之間。恐怕是店家感覺到了比例,就統一一個價格了。這跟保險定價是一個道理,起初,保險是統一定價,但是由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逼迫其不得不做出價格上的差異。於是,免賠額、不出險減保費等等措施就出來了。



但是,這次店家和二手書供應者僅僅只做一次買賣,就不必考慮那麼多了。而且,學校學生有限、市場有限,只養得起一家二手書店,所以,在收書的過程中,完全是買家市場,所以,為了面對之後的滯銷,論斤的單價很低。




四、觀紅塵之紛紜兮,明事理以通變



不過,上面三種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由於自由擺攤只有三天的時間,賣書的學長學姐想盡快以零售價出售庫存書籍,否則就要在第三天黃昏時將書全按斤兩廉價出售給二手書店;隨著時間的推移,賣書的會將書的價格一降再降,購書者需要把握好時機,儘量有貨情況下價格最低的時候購入;書店要控制成本,保證收上來的書都大概率能出售掉,並且考慮庫存成本。



我們讓想象力奔馳,如果舊書店想讓自己利潤最大化應該怎麼做呢?當然是攪黃跳蚤市場,然後在打壓收購價格的同時,收購市場前景好的書籍放到店裡賣。而學長學姐們呢?首先應該向美國在經濟危機期間傾倒牛奶一樣控制供給,然後創造緊缺的市場行情給學弟學妹們營造焦慮的氣氛,快速出貨,壓縮二手書店的利潤。而站在購買者的角度呢?當然是同樣營造出焦慮的氣氛,然後以略高於二手書店的論斤批發價購買了。



不過,上面只是一個宏觀的情況,放到零散的個體,就又是另一套辦法了。具體的商務談判技巧、貨比三家的耐心等等才最重要。




不過,我這裡面有很多隱喻,想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理解。在生活中、理財中,只要有供求,就會有各種令人窒息的操作。無論是前兩天宣傳火爆的的獨角獸基金,還是日漸焦灼的婚戀市場,你能找到這些市場的相似之處嗎?“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即使生活越來越可

以用數字計量、用博弈來分析,記得也要懷一顆慈悲的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