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飞娱乐:股东减持成维系公司资金链的救命稻草

华金证券公司曾发研报称,“奥飞娱乐定增完成减少财务费用,业务转型静待厚积薄发。”1月30日,奥飞娱乐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但公告显示,奥飞娱乐业绩较2017年三季报时的预告大幅下修,2017年四季度单季亏损金额超亿元。此次罕见亏损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受创。


同日,奥飞娱乐股价开盘跌停,收盘跌幅仍达8.1%,最终收报12.36元,为四年半以来历史新低。《京达财经》指出,奥飞娱乐为负债高企。

奥飞娱乐:股东减持成维系公司资金链的救命稻草​“灰太狼”这次回不来了

“喜羊羊”和“灰太狼”让奥飞娱乐的业绩一飞冲天。影视、游戏、漫画、媒体……奥飞娱乐两年时间内一口气投资成立了子公司67家。如此惊人的业绩扩张一时之间无人能及。2017年,奥飞娱乐这只一飞冲天的“灰太狼”,却似乎没能再续写“传奇”。

自2016年正式更名“奥飞娱乐”后,这只有抱负的“灰太狼”不再甘心偏安玩具界一隅,开始走上泛娱乐的转型之路。据奥飞娱乐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奥飞娱乐营收33.61亿元,同比增长29.8%;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92%。 “构筑愿景中的东方迪士尼,打造世界级的泛娱乐产业生态”的美好愿景已然近在咫尺。

奥飞娱乐:股东减持成维系公司资金链的救命稻草​但童话般的高潮过后,面临的却是噩梦般的现实。影视、游戏等板块扩张过快,整体经营管理费用大幅上升,公司早已吃力。文娱政策、投融资环境又在不断收紧,公司在项目推进、资金、财务费用等方面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奥飞娱乐的业绩直线下滑。

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公司四季度上线的潮流玩具业务未达预期;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公司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及对应该业务子公司商誉减值。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0.5亿-1.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90%。

报告期内,奥飞娱乐的营业利润 80,631,151.72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4.41%,利润总额 86,582,168.91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4.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371,825.91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3.47%,基本每股收益 0.063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3.42%。

定增的尴尬收场

2016年4月,奥飞娱乐推出新一轮融资方案。公司此次计划以不低于35.35元/股发行1.27亿股募资45亿元,其中25.1亿元用于IP资源建设、6.9亿元用于IP管理运营体系建设项目,剩余1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016年12月底,奥飞娱乐修改定增计划,融资规模缩水至29.9亿元,募投的3个项目金额都相应做了调整。4个月后,融资规模再次缩水,下调至23.51亿元。

2017年8月18日,奥飞娱乐公告定增获得监管部门放行,公司必须在批文有效期的6个月内完成,即2018年2月17日之前完成融资工作,否则耗时两年的定增将面临作废的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奥飞娱乐的定增之所以如此难产,与公司低迷的股价和上次定增资金深度套牢不无牵连。在定增完成公告的前一个交易日,奥飞娱乐股价几近以跌停收盘,股价直接击穿了13元/股。

IP“万灵丹”不万灵

奥飞娱乐净利润下降八成,其实不仅是玩具、游戏等业务不达预期,影视投资的亏损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奥飞娱乐近年来一直在试图构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2017年,奥飞娱乐共有三部电影作品在国内上映,《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十万个冷笑话2》和《刺客信条》,分别在国内实现票房1.26亿元、1.33亿元和1.6亿元,累计4.19亿元。整体而言,表现并不突出。

以《刺客信条》为例,奥飞娱乐与好莱坞新摄政娱乐公司战略合作,以总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获得包括《刺客信条》在内的三部好莱坞影片的参投机会,并分享影片在全球的发行收益,以及大中华区的独家发行权和相关商品化权利。被寄予厚望的重量级电影《刺客信条》却没能创造票房奇迹,全球票房约为2.3亿元。制片成本高达1.25亿美元,再加上宣传费用,不少业内人士在该片上映期间就表示亏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面对电影业务的尴尬处境,奥飞娱乐也在进行调整,将大幅减少非自有IP的电影投资,主要围绕与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相关的IP作品孵化。投资分析师许杉表示,电影市场既有机会创造高额回报,也存在较高风险令投资打水漂。奥飞娱乐选择将与自有IP关联度较大的电影项目也是一种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也认为,相比于孩之宝、乐高等实现在电影领域扩张的玩具厂商,奥飞娱乐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仍然有限,内容和渠道的整合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017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奥飞娱乐的流动资产为32.20亿元,而流动负债为32.66亿元。总资产为85.99亿元,总负债为34.92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40.61%。公司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2.18亿元、7.64亿元、9.36亿元,有息负债合计29.18亿元,而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只有8.26亿元。要覆盖有息负债,压力显而易见,资金链压力巨大。

为了缓解资金链压力,从2016年疯狂并购的同时,奥飞娱乐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募集资金。定增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大股东减持成为维系公司资金链的救命稻草。

2016年2月,奥飞动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蔡东青及一致行动人蔡晓东、李丽卿于2月16日至18日累计减持6000万股,累计套现16.32亿元,公司公告称,本次减持共获得资金16.32亿,是奥飞动漫2015年度净利润的3.34倍。上述股东将此次减持获得的16.32亿元无偿借款给公司,该笔借款至公司自有营运资金充足时再逐步归还。

以股东减持的方式求后路,奥飞娱乐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不知道奥飞娱乐将如何化解危机?这一场“迪士尼”梦又能否做得圆满?(中国资本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