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流散石頭正“回家” 37件珍貴流散文物月底亮相

4件圓明園文物漢白玉螭頭被兩位市民在清河一處工地意外發現;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和嘉慶御筆“稱松巖”刻石被民盟中央捐贈給圓明園……越來越多的圓明園流散文物正在“回家”的路上。

圓明園流散石頭正“回家” 37件珍貴流散文物月底亮相

圓明園九州景區,用青石、條石等石質文物堆砌的“文物長城”。

1860年圓明園被毀後,園內大量文物流散在外,自上世紀80年代初圓明園管理處成立開始,尋找流散文物工作持續進行。截至目前,通過捐贈和回收的圓明園文物多達8萬多件,這些文物以石質文物為主,絕大部分都存放在圓明園西部九州景區和圓明園北牆邊,形成了兩道壯觀的“文物長城”。

從地下4米挖出珍貴條石

2015年,隨著圓明園周邊區域的搬遷騰退,圓明園管理處成立了文物回收工作組,對那些被老百姓用於民居建築或埋入地基的文物進行“搶救性”回收。自從接手負責文物回收工作組,文物考古科副科長張建忠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圓明園周邊的各個拆遷區域尋覓“寶貝”。

在圓明園九州景區,緊挨園牆的,是長約百米的“文物長城”,整塊的條石依次平鋪擺開,不規則的青磚和虎皮石堆砌成半米高的石牆。這些石塊,絕大多數都是從圓明園周邊的拆遷現場找回來的。“一聽說有村子拆遷,我們就要趕過去抓緊時間走訪,因為有時候老住戶能提供非常重要的原始信息,對於文物來說,丟失原始信息非常可惜。”張建忠說。

工作人員武根壽有個“賬本”,密密麻麻記錄著文物“回家”的檔案。比如去年9月1日上午,拉回來“石頭374塊、墩子3個、條石14塊”。作為監督,還有工作組中另一人在每頁簽名,證實文物數量——裝車後計數,卸車後核准。武根壽說,“最難運的是特別大的條石,得在條石下面墊木樁,七八個人用粗繩子捆住鋼筋才能拉拽出來。”

文物被成功運回圓明園後,先進行篩查,主要是查看文物上是否有標記。截至目前,文物回收組已經篩查發現刻有銘款、窯鋪名、時間、材質等標記的文物150多件。

從拆遷現場買回3000塊城磚

除了圓明園管理處出面徵收,還有很多市民熱心捐贈文物。作為一名文保愛好者,市民孫國棟已經多次向圓明園捐贈流散文物了。孫國棟住在海淀區上地,一次在樹村附近遛彎兒時,偶然發現路邊一位推車賣廢品的大爺“車上有塊石頭看著不尋常。”對文物石料非常敏感的孫國棟立刻打探出這塊石頭的“出處”--樹村的一處拆遷現場。一進拆遷區,滿地的青磚頓時讓孫國棟眼前一亮:“個頭大,一塊就四五十斤重,有的上面還有字,不是老百姓用的,肯定是老磚。”

孫國棟立馬找到拆遷現場的管理者,表示要買下所有的磚。“我當時只覺得,這些磚肯定是文物,不能再讓別人當垃圾給賣了、扔了,我先買下來。”於是,按照廢品收購石塊的價格,孫國棟1000塊錢買下了3000多塊青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圓明園管理處,恰好碰上了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聽了孫國棟的講述,陳輝二話沒說,坐上孫國棟的車就去了樹村看磚,確認屬於圓明園的文物。如今,這些磚已經成為“文物長城”的一部分。

今年4月,孫國棟又找到了幾塊有焚燒痕跡的磚,送給了圓明園管理處。“已經有不少老物件兒被壓壞、壓碎,能找一塊是一塊,畢竟每一塊都是圓明園歷史的真實寫照,得幫助它們安全‘回家’。”

從自家煤棚找出古橋燕尾鎖

圓明園流散石頭正“回家” 37件珍貴流散文物月底亮相

刻有“圓明園”戳記的城磚。

今年58歲的張淑麗住在海淀區福緣門社區,這是一個緊挨圓明園的老村落。“我是嫁過來的,但聽村裡老人說,當年爺爺輩兒蓋房的時候,有不少東西都是從圓明園拿的。”

上個月,張淑麗在圓明園遛彎時無意中走過一座小橋,發現橋邊兩塊石板中間有一個小坑,就蹲在橋邊觀察。“我當時覺得這個坑跟我們家煤棚裡的一個鐵疙瘩的外形特別像。”張淑麗說,這個小坑是個兩頭寬中間窄、好似燕尾的不規則長方形,而她家煤棚裡的鐵疙瘩正好跟這個坑的形狀吻合。

回到家,張淑麗一頭鑽進煤棚,翻出了那個鐵疙瘩。“這塊鐵疙瘩平常是用來砸煤的。”第二天,張淑麗開電動車,把幾公斤重的鐵疙瘩運到了圓明園管理處。經過專家鑑定,這塊鐵疙瘩叫“燕尾鎖”也叫“銀錠鎖”。“這是古橋最明顯的特徵之一,石板間的小坑叫燕尾槽,將鐵水澆入燕尾槽,冷卻後就是燕尾鎖,目的是讓石板間更加牢固。”陳輝解釋說。

如今,張淑麗捐贈的“燕尾鎖”已經加入了“文物長城”。作為圓明園文物科的志願者,張淑麗現在一有空就會在圓明園周邊的村落裡走走轉轉,跟老村民聊聊,爭取幫助更多文物“回家”。

【補白】圓明園的石料怎麼流散到了民間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當年看守圓明園的太監疏於管理甚至監守自盜,造成了大量文物丟失。這其中,有大批珍貴石料被當時的官員、奸商以及後來的軍閥運走流散,比如目前存放在北京大學的圓明園安佑宮華表和石麒麟、頤和園東宮門的丹陛石、國家圖書館文津街分館內的文源閣碑等。

“不僅官僚和姦商惦記著,當年圓明園附近的老百姓也惦記著園子裡的石料。”陳輝說,清末後期,圓明園疏於管理,周邊沒有固定住所的流民就搬進來居住,就地取材蓋房子,“太湖石那樣奇形怪狀的石頭沒法兒蓋房,太大的石頭他們也拉不走,所以他們專挑條石、虎皮石、青磚來用,支撐海晏堂、遠瀛觀的條石和青磚就曾被撬走。”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圓明園都處於無管理狀態,無論單位或個人,都可以隨意從圓明園拉走“建築材料”,充作私用。因此,圓明園周邊的福緣門、一畝園、水磨、二河開等地區,很多老房子都存有圓明園當年的流散文物。

37件珍貴流散文物月底亮相

30多年來,西洋樓景區大水法對面的觀水法石屏、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嘉慶御筆“稱松巖”刻石、漢白玉螭頭等40多件雕刻精美的石質文物,通過徵收和市民捐贈等方式陸續“回家”。

文物的迴歸,不僅對於文物本身,對於圓明園的歷史也是有力印證。陳輝舉例,今年4月19日民盟中央捐贈的兩件文物當中,其中一件出自如園。“如園有10個景點,嘉慶皇帝專門為這10景分別寫過詩。我們之前對如園進行考古的時候,在原址出土了兩件,今年民盟中央捐贈的‘稱松巖’就是如園的,原來只有‘兩兄弟’,現在‘三兄弟’聚齊了,極具歷史價值。”

市民在哪兒能看到這些流散文物?陳輝介紹,青石、條石、虎皮石等8萬多件石質文物,都存放於圓明園西部九州景區和圓明園北牆邊,組成兩道“文物長城”,供市民免費觀賞。40多件具有珍貴价值的文物,將設置專門的圓明園流散文物展區,每一件都經過了專業修復。“我們計劃為每一件流散文物製作保護罩,根據體量大小‘量體裁衣’,以保護石刻不受自然侵蝕和人為刻畫。”陳輝說,預計本月下旬,已經完成修復的37件珍貴石質文物將在天心水面景區面向公眾展示,屆時會向遊客提供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展示解說,“雖然只剩下石構件,但石頭也會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