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馬雲的教育觀讓人刮目相看

周碧华:马云的教育观让人刮目相看​倡導發展實體經濟的人對馬雲多有詬病,說他賺了大把的銀子,卻把國人引向了企圖“不勞而獲”的歧途。持這種觀點的人怎麼不想想,馬雲為何會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呢?最近讀了馬雲《我的教育觀》,誰說他只是一個玩虛擬經濟的貨呢?他的教育思想,我看很多教育專家還不一定具備。至少,同樣玩網絡的張朝陽只知去養豬,馬雲卻知道要育人。馬雲的教育觀由社會觀、校長觀、學校觀、兒童觀、教學觀、知識觀構成,在馬雲看來,鄉村教育目前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短板,這傢伙一下便切中了病脈,確實,中國農村學生有9000多萬,假如只有中國城市學校的光鮮,中國的未來仍然有一半或多半人口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若想讓鄉村的孩子也接受良好的教育,鄉村教師是關鍵,那麼,哪裡有那麼多優秀的鄉村教師呢,即使有,也會流失。於是,除了一定的物質條件之外,一個優秀的校長又是關鍵中的關鍵,他應該是當地的一個教育家,他能吸引一批優秀的教師在他周圍,而不是像現在的校長,一個個都像個小官僚了,鄉村教師本來待遇就不高,誰還願意死心塌地的追隨這樣的校長呢,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也。有了像教育家一樣的校長,才會辦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學校,所以,馬雲這傢伙不同意中國的學校辦成千篇一律,每所學校都要有風格,試想,校長沒有個性,學校還有風格麼?在具體對待教和育上,馬雲顯然不希望孩子都是些聽話的機器,他們一定要有好奇心,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當然更要有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而從幼兒園到博士,各個階段應該有所側重,別什麼階段都只是灌輸灌輸。馬雲說,幼兒園就只能教教唱歌跳舞畫畫,文化的種子早點播下去;小學階段要做價值觀的培訓,東方千個經典故事,西方千個經典故事,讓這些價值觀深深植入他們的靈魂中;而高中才是要重點培養興趣,不是隻有高考高考!上了大學也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當了博士,不只是具備某項專業的技能,而是要真正懂得人生的哲學原理。別看馬雲長得挺幽默的,他關於教育的一番高見,確實是沒有水份的真知灼見,可惜他沒有資格當上教育部長,不然,中國的教育或許能改觀一些,他反正有錢,也許會吐出來一點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當然也就間接地幫助了中國教育。馬雲的成功,還是因為他非同尋常的思維,輕易否定他的人,是因為跟不上他的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