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股票”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

在这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人找你借钱,每年支付10%的利息,你是否愿意借?

第二个问题:有人花了五六年时间,投了10万热了一个铺子,目前每年可以赚10万,你是否愿意80万转下来?

第三个问题: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公司让你每年投10万、连续投十年,10年后每年返给你100万,你是否愿意?

我们以日常常理来说说这三个问题:

对第一个借贷问题,以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假如你对借款这个人不是知根知底,放款收取每年10%的利息大概率对你没有任何吸引力,毕竟你几乎无法保证不会存在出借风险。假如你清楚的了解这个人重视信用,你可能多少还是愿意借点的。

第二个投资商铺的问题,我想对大部分人而言,一年可以赚10万,需要80万的转让费的铺子不会太有吸引力。毕竟铺子现在每年可以赚10万,不代表以后每年都可以赚10万,就是每年都能赚10万,收回全部转让成本至少需要8年,这还是没有考虑接手铺面的改装修的成本。当然也可能出现以后每年给你赚的更多,但是你觉得这种概率有多高?市场环境在转变,消费者需求也在改变,有谁能保证总是能够脉准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你自信有跟踪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为什么不只投入40万养一个新铺子,而要花80万去转别人的铺子?

第三个预期投资的问题,有多少人能够自信的说这个公司还能存活10年?又有谁能保证10年后100万还有多大的购买力?100年100倍的名义收益,假若投资时的利率成本是10%,全部收益复利再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6%,内涵的复利收益率都只有8.6%,收益率是不是远低于你的想象?你确定这个收益还很有吸引力?

我们看了这三个问题,然后转身过来了看看我们的一些理财方式,再看看我们给股票的估值问题。

看看银行推出的每年年化5%的理财产品,只要稍微有点投资头脑的人,就不会看上这5%的投资收益,因为资金的价格确实太便宜,这是给银行送钱。当年美国像中国这样高速增长的时候,存款利息都有7至8个点,甚至10几个点。现在美国经济增速只有2%的时候,投资收益还有五六个点,这样对比下来,你说我们的5%的银行理财还有多少购买价值?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的复利投资收益不能保证高于名义GDP增速,那这几乎就是失败的投资,意味着都是在给别人送钱,让别人拿你的便宜的钱去赚钱。你看银行有多贼,给我们放贷的时候都是日息万五,就是低的也是万二点五,前者年化利率18.25%,后者年化也有9.1%。

我们把视角从银行理财转向股票市场,再看看我们投资的上市公司是什么的情况。

要说A股市场有没有培育成功的企业?有。

多嘛?不多。

都有那些?譬如万科A(年化26.5%)、格力电器(年化30%)、恒瑞医药(年化33%),中信证券(年化17%),海螺水泥(年化17%),中国国航(年化13%)。看起来好像还挺多,但和A股3500多只个股相比,其实这些股票的数量占比还不到10%。虽然很多股票表现不错,但跑赢GDP增长速度的真不多,能跑赢通胀都谢天谢地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有必要给股票过高的估值嘛?

当然,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说过10%的收益率对大部分人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既然股票市场外10%的投资收益都无法吸引你,那只有7%的名义收益率的股票如何还有吸引力。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并不见得比场外投资市场少,因此如果你只想有普通的10%的收益率,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投入股市之中,你实际有相当多的更可靠的投资选择。

我们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和上市公司很像?一个估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原始股东的资本投入可能连10个亿都不到,别人内含的收益率都是20%多,甚至更多。而你投资进去可能内涵收益率连10%都很难,你所承担的实际投资风险是原始股东的几十倍几百倍,但收益率却几乎不可能超越他们。

市盈率8倍,市净率8倍,从市盈率角度看,确实估值较便宜,但市净率8倍,又在告诉你别人赚的盆满钵满。不要相信上市公司的估值,也不要相信上市公司现在的财务价值。能活过二三十年,而且能够一直活得很好的上市公司是凤毛麟角,买他们和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差不多。

第三个问题,我要讲的是成长性。成长性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词,但实际上他的另一层的含义是:没有人知道这个行业的真实前景和真实价值,没人能确定公司也的发展前景,公司未来能否保持目前的竞争优势,没有人能够担保。高成长性本身就意味着面临着很高的淘汰风险,当一个人说某个上市公司成长性很高,估值就应该很高,小孬可以确定,不是他疯了,就是他眼中的世界疯了。

对股票进行估值,一定是业绩先行,然后估值再跟上。如果市场是反过来的,那么就可以确定市场正处于泡沫化状态,市场的情绪就是要消灭相对的估值洼地。我们要么不去碰所谓的成长股,要么价格就非常合适(不比成熟期的股票估值高)。如果我们纵容我们的投资行为,不严格遵守这两个原则,市场可能不仅不会奖赏我们,还会惩罚我们的冲动与鲁莽。

说到成长性,还要提到的一个是对高科技的看法。技术本身一文不值,技术只有和改善消费者的痛点相结合的时候,技术才有价值和生命力。可以这么说,当一个公司仅仅是高科技的公司的时候,可以说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公司。一个公司只有接地气的与消费者接触,努力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的时候,它才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公司。

今天给大家讲这三个问题,就是再三告诉大家,我们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的时候宁可保守一点,再保守一点。当你觉得投资上市公司比自己投资商铺划得来的时候,才是你该买它的股票的时候。

附图:

上市15年以上,跑赢的GDP增长的股票附表:

“估值股票”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