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一场金权交易的对赌,有文化的人都说好看!

关于近日腾讯视频上线的迷你剧《东方华尔街》,溢美之词无数。剧集发酵至今,经济学家李大霄从剧情看人生,表示“投资是一场修行”;历史博主秦祎墨破壁发声,称其为“今年开年至今的神剧”;更有无数主流媒体发声力赞“良心制作”。

“这种迷你剧集的形式,包括金融题材,再用电影级班底的制作,包括跟国际大公司的合作,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开创性的历史”。《东方华尔街》总制片人方芳表示。究竟这部“开创了历史”的剧集背后有哪些秘密呢?

经济学家发声力挺,金融白武士的“高阶出圈”之旅

“剧情中那些做局下套、拉盘做市,当戏看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5月25日,一场跨圈层对话在微博上悄然展开,交流双方正是近期热播迷你剧《东方华尔街》和著名经济学家李大霄。这个“很久没看电视剧”的经济学家下场打call,《东方华尔街》的高阶出圈之旅迎来纪念性时刻。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东方华尔街》还拿下了知乎这朵“高岭之花”。“《东方华尔街》有哪些考验智商的知识点?”这是知乎上关于该剧的问题之一,曾一度冲上知乎热榜第27名,212万热度。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高知受众外,《东方华尔街》作为影视剧自然离不开最广泛剧集受众的支持。“绝对是一部烧脑程度可以用帧来计算的高质量大制作”、“像英国迷你剧般精致细腻”、“电视剧都按照这种标准来制作完全不输欧美大片”……大量网友化身自来水,在豆瓣上打下8.1分的高分,在今年国产剧中名列前茅。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回归国产剧,行业剧始终停留在“披着行业外衣的爱情剧”的尴尬中,每经播出总是被迅速淹没在注水、本末倒置、不够专业的质疑中,引一众业内人士和媒体大V争相批判。市场情况如此,《东方华尔街》是如何以最晦涩难懂的金融题材撬动最广泛的舆论热潮,并受到争相打call呢?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答案并不难找。知乎上最火的作答分析了该剧巧借神话、寓言以及歌词意向暗示人物命运、未来走向的布局,详细讲解了西西弗斯画像元素、片中插曲《暗涌》、以及《樵夫与赫耳墨斯》语言在剧中的指向性意义。换言之,

这些值得观众细细品玩、认真回味的人性刻画、商战聚焦,亦是这部剧与其他剧最大的不同。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细数自来水们的疯狂安利,不难发现,隐藏在赞誉背后,恰恰也揭秘了该剧口碑炸裂的重要元素:快节奏、强情节烧脑;画面精致制作精良的电影质感;双男主设定演技炸裂等。归根结底,这场金融白武士的高阶出圈之旅还是在于整个剧组的匠心制作。

5集撬动20年行业变迁,《东方华尔街》的“贪心”和“瘦身”

隐藏在《东方华尔街》5集200分钟的短小精湛背后,是三条完整的时间线和故事线:1997年全球爆发金融风暴,经济学教授叶抱一成功救市,并联手韦航等三人组成cash小组,意在打破金融大鳄的市场垄断,维护市场平衡。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2008年金融海啸再次来袭,叶抱一被金融巨头以小组成员性命威胁最终妥协,但韦航2人却被放逐到缅甸,叶抱一也转而投身政界试图用权力改写金融市场。从而埋下了师徒反目的种子。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2018年,韦航带领新创建的cash小组对叶抱一展开雷霆报复,在金融市场再掀风云。三条时间线和故事线进行跨时空交叉剪辑,在不断的闪回中让人物立体、故事完善,节奏紧张而不紊乱,情节性强却又不故弄玄虚。

诚如导演所言,《东方华尔街》是贪心的:贪心在于它不肯聚焦于一人一物一时的成长,而是试图在20年之久的时间跨度里,背靠整个金融市场,刻画师徒两人的恩怨情仇,探究金权市场上的人之初心;也贪心在于其试图以一己之力重拾行业剧的风采,想要以晦涩难懂的金融题材撬动大众圈层。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在《东方华尔街》中,充斥着大量的金融专业词汇,甚至被媒体称之为一部经济学百科全书。据黄国强介绍,剧本创作过程中,为了保障专业性,项目组曾花费大量的时间搜集、学习金融知识,和专业人士反复求证确认,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上文说的在高知阶层掀起舆论高潮。

当然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专业名词如何在普通受众中引起共鸣。“借助情感线去逆推整个故事”是黄国强给到的处理方法。所幸,这个担忧并没有产生“门槛”。“股票白痴也会跟着一起紧张”,某知名媒体评价。

相比“贪心”,《东方华尔街》的“瘦身”更受关注。“基本上没有一句废话”,是方芳给到《东方华尔街》的评价。以第一集中出现的师徒二人吃面的台词来看,“我一直没变”、“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帮你买单的”,看似寻常无比的日常对话下面暗潮汹涌,双方的较量已然展开。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担任监制的刘德华也多次强调,《东方华尔街》只是聚焦整个时代的改变以及不同年代对钱的概念,为大家营造一种氛围和提供一个命题,至于“金融里真正的趣味”还是留待以后再去研究。

《东方华尔街》的“贪心”和“瘦身”背后,是一种对于影视制作初心的回归,虽然这种回归可能意味着在资本市场和流量时代、以及观众观剧习惯上的“舍得”。“我告诉自己一开始我做这部剧的初衷是什么,完成了这部剧,就完成了一个梦想。”面对媒体的提问,方芳坦然当初的心境。所幸,有舍终有得。

从《东方华尔街》说起,腾讯视频试水迷你剧树立行业新标杆?

当海量信息和观众碎片化时间的冲突越发显著,当小而美的网剧逐渐发展到动辄四五十集的体量,当注水、本末倒置成为电视剧口碑危机常态,剧集瘦身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组短剧和长剧的观看指数中或许可以窥见端倪。数据显示,当下观看短剧大结局的人数增长20%,但长剧仅有6%,中途弃剧正在成为长剧面临的难题,同时一旦剧集口碑不佳,播出平台也将被迫“止损”,造成二次资本受损和口碑下滑。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当然,如果说试水迷你剧是一场肉眼可观的创作模式尝试,那么《东方华尔街》斩获高口碑则归功于腾讯视频在内容制作上的“匠心巧思”和品质坚持,毕竟内容为王的市场上唯有品相俱佳的大剧才能真正俘获受众。

回顾该剧从筹备至上映,无不贯彻着腾讯视频高水准制作要求。香港资深导演黄国强执导、影帝刘德华担任监制,强强联手为剧集质量把关;吴镇宇、张孝全两位实力演员倾力加盟,挑战演员生涯全新突破,碰撞间火花四射。

从《东方华尔街》口碑说起,迷你剧如何完成“贪心”和“瘦身”的蜕变?

同时该剧在摄影画面等制作上也坚持了“电影质感”。构图上各种黄金比例使用保障了画面唯美而不失质感,多线交叉不断闪回的剪辑方式让剧情紧凑情节性极强。

不难预测,腾讯视频迷你剧《东方华尔街》的成功,必将在剧集市场掀起新的风潮。今晚八点该剧第五集也在腾讯视频正式上线,会员抢先看,叶报一和韦航围绕着“明日基金”展开最后的“决战”,在这场搅动金融市场风云的师徒对战中究竟谁更胜一筹?人心和金权的天平究竟会倾向于哪端?不妨锁定观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