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南朝陈是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其开国皇帝陈霸先出身低微,是借着侯景之乱起来的,在战乱中掌控军政大权,随后拥立傀儡、取而代之,一整套程序早已经用了不知多少次。

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陈霸先手下有一名将领名叫侯安都,他算是陈霸先的老部下了,自陈霸先起兵时就跟了他,在陈霸先开创南陈帝业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战功赫赫。而且侯安都能书能琴能诗,文武全才,被陈霸先视为心腹。

侯安都能力很强,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知收敛,可谓相当猖狂,除了陈霸先,他几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行事肆无忌惮,而且不听人劝。

陈霸先就曾指出侯安都行事傲慢且不知收敛,轻浮急躁率性而为,若不注意的话,恐怕难以保全。然而,侯安都对这些话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过脑子,听不进去。

侯安都曾率军击败王僧辩、屡败北齐、南破萧孜、西讨王琳、平定余孝劢(mài),功劳盖世,威望也极高,但这些加上他的脾气,注定是取死之道。

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陈霸先对侯安都宽容,但他只做了三年皇帝就去世了。

陈霸先死后,皇位继承成了问题。陈霸先唯一活着的儿子陈昌被北周扣留,陈国国内没有陈霸先的血脉了,不过不要紧,大臣们还在。

听闻陈霸先去世,侯安都立即赶回建康。当时朝堂上大臣打算拥立陈霸先的侄子临川王陈蒨(qiàn)为帝,可陈霸先的皇后不同意,扣着玉玺,打算等陈昌回来。

手握重兵的侯安都直接带上陈蒨,提着剑就上了朝堂,他拔出佩剑怒吼道:”临川王即位乃是众望所归,现在天下未定,谁有空等待远在万里之外的衡阳王(指陈昌),再有反对者,杀!“

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皇后被吓得不敢说话,交出了玉玺,陈蒨因此登上了皇位,是为陈文帝。侯安都居推戴之首功,被陈蒨封为司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地位崇高。

陈蒨被立为皇帝,陈昌很不高兴,而北周为了制造乱局,故意放陈昌回国。听到陈昌要回建康的消息,陈蒨感到不妙,向大臣们说自己只好回去做藩王。侯安都当然要站出来,毕竟陈蒨就是他拥立的,陈昌不可能给他好果子吃。

侯安都一句话安了陈蒨的心,他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代理的皇帝,做都做了,还让什么?陈蒨于是派侯安都去迎接陈昌。结果陈昌在渡汉水时“不慎”落水,恰好侯安都和他带来的人都不会水,无法施救,陈昌就这么不幸“遇难”。

消息传回建康后,陈蒨悲痛万分,将陈昌风光大葬,然后封侯安都为清远郡公,同年改封桂阳郡公。

皇帝的厚待让侯安忘乎所以,他开始居功自傲,完全不把陈蒨放在眼里,满心觉得陈蒨能够坐上皇位,都是他的功劳。

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侯安都明目张胆地召集大批文武之士,每次出门都是前呼后拥,公文随便写,手下的人也仗势贪脏枉法,朝廷抓人就逃进侯府,朝廷就不敢抓了。陈蒨对此非常不满,但看在侯安都的功劳份上,也就忍了,可侯安都却越来越过分。

有一次,陈蒨宴请群臣,君臣杯酒欢颜的时候,侯安都当着一众大臣的面问陈蒨:“陛下,现在当皇帝和你以前当王爷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同啊?”陈蒨不答,侯安都竟然还再三追问,陈蒨有好声没好气回答说当皇帝虽然有天命,但也多亏将军之力。

侯安都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喝。但这次宴会注定是要让陈蒨窝心的,侯安都喝完问完还不算,还觉得皇帝的宫殿比他家要气派得多,打算借用一下。

当侯安都提出此想法的时候,陈蒨气的想掀桌子,但是想到侯安都手握重兵,他忍了,点头微笑道:“没问题,将军要用,早说嘛。”

大将:陛下,我要请客,借宫殿一用,皇帝:行 没几年,大将卒

见皇帝点头,侯安都尽兴而去。他是一个想做就做的人,几天后他真的带着家小来了,还请了一大帮宾客、大臣,在宫殿上开起了宴会,而宫殿的主人陈蒨却没请,因为侯安都自己坐在了主人的位置——御座之上,其他人坐在群臣位上,又来了次吃喝盛宴。

陈蒨听说后会有什么想法呢,不用猜都知道,侯安都的末日不远矣。

虽然侯安都恃功骄傲、倚老卖老,但他对皇帝还是很忠诚的。一次宫里起了大火,侯安都立刻带人前去救火护驾,忠心可嘉是可嘉,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他带来的是全副武装的军队,这让陈蒨怎么想?

陈蒨杀心已定。

天嘉四年(563年),陈蒨下诏征侯安都为江州刺史,让他来建康领命。侯安都根本没意识到大祸临头,带着几个人就来了,刚见到陈蒨,左右卫士立刻冲入拿下,第二天就将其赐死。

陈文帝也知道侯安都其实并没有反心,所以没有株连其他人,还下令厚葬侯安都。后来陈宣帝时期还给侯安都追封了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