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大背景下,可为客户配置的资产种类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对理财师专业知识的依赖也是水涨船高。理财师们该如何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更深入了解,分析和比较各种投资产品,从而帮助客户完成资产配置方案呢?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第一部分,

蔡总为大家介绍了资产配置的演化历史

首先,给了一个振奋的结论:从中美投资产品演化的角度可以发现:“中国公募基金未来可能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为什么呢?要知道,在美国是没有类似中国“理财产品”的概念的,最为发达的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而在中国,“理财产品”(包括“固收类”的信托产品)的资金高达40万亿,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数量只有10万亿。

而理财产品的出现符合中国的国情,它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比如5%,同时由银行等机构提供“隐性担保”,风险几乎没有的产品。而银行拿到这笔资金,可以投资一些风险相对高,收益也相对高,比如10%-15%的债券类项目,从而赚取差价。而项目的提供方本身可能因政策限制无法获得贷款,也用这种方式获得了融资。表面上,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场面。但实际上,这种模式的致命缺陷在于银行或者发行相关产品的金融机构承担了本身不应由它承担的风险,同时,这些业务属于表外业务,受到的监管比较少,因此随着规模越做越大,可能会上升为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国家从今年开始就实施了“资管新规”,对相关行为进行了限制。所以,随着规定的实施,中国公募基金会迎来发展的好机会。

然后,介绍了前沿的资产配置理论:随着投资产品的演化,世界上主流的投资策略经历了证券筛选→组合投资→多资产投资的演化。可以发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当前最前沿的两种资产配置的方式分别是:耶鲁捐赠基金模式和桥水基金风险平配模式。前者是利用高度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资,即把一系列收益高,但是收益来源不一样的资产组合起来,达到收益不变,但是风险降低的效果,为此它还涉及了大量非传统的私募股权、自然资源等投资。而后者,则通过经济周期的分割,配置每个周期中表现优秀的品种,并且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保证每类资产对组合的风险影响是一致的,这就能保证这样的模型虽然在每个周期都不是最好的,但是表现也并不差,积累小胜变大胜,长期来看这种投资方法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虽然类似的投资品种或者投资方法可能普通人接触不 到,但是分散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确实我们都可以借鉴的。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第二部分,

蔡总给大家介绍了智能投顾平台的发展

提到了最前沿的智能投顾平台,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根据每个客户的情况和偏好进行投资产品的个性化组合。这也是他们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平台,和市面上使用指数基金投资的平台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了主动管理型的基金,这可以使得投资获得贝塔收益(市场平均回报)的同时,还能多获得一份阿尔法收益(超越市场的回报)。为此他们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打分和择基系统。其中,他们会重点考虑长期业绩、短期业绩、择时能力、选股能力、资金流向和外部评级6个维度。值得我们在平时挑选基金的时候参考。以资金流向为例,如果我们发现某只基金的规模突然大规模减少,很有可能是某些知道内幕的机构投资人提前抢跑了,那么我们就要开始警觉了,一旦同时发现基金业绩不佳,或者可能调换基金经理的端倪,就可以及时调整产品。

1、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公募基金可能会迎来不错发展机会。这可能也是理财行业从卖固收到资产配置转型的一次好机会。

2、最前沿的资产配置理论告诉我们,股权偏好,分散投资以及长期投资的理念还远未过时。

3、挑选基金是个技术活,可才利用外部评级或者机器算法进行“粗筛”,然后再设置一些诸如长期业绩、短期业绩、择时能力、选股能力、资金流向等指标进行精细挑选。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活动最后是学员的提问和回答时间,学员们提出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蔡老师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们都收获良多。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不会停步!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们,接下来我们还会定期举办精彩的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如果你们有其他感兴趣的嘉宾或主题,也欢迎在文末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您的建议提上日程!

鑫管家线下沙龙精彩回顾|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