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作者,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廣義地來說,佛教的一切法門,皆歸淨土。凡歸淨土的法門,皆是淨土法門。其實,佛陀的正法,只是這個妙明真心,所謂“唯心淨土”是也。所以說,一切佛法,皆歸此心,一切佛法,皆歸淨土。狹義地來說,人們通常所說的淨土法門,是指彌陀淨土。彌陀,即是自性彌陀。離此自性,更無彌陀。何以故?彌陀即自性,自性即彌陀,彌陀與自性,同實而異名。彌陀淨土的唸佛方法,有四種,一是實相念佛,二是觀像唸佛,三是觀想念佛,四是持名唸佛。目前流行的唸佛方法,則是持名唸佛。就持名唸佛的真義來說,持名唸佛,那也不是持名念他,而是持名念心。往生淨土,也不是往生他方,而是往生自心,或曰迴歸自性。自心(自性)即是彌陀,自心即是淨土。三世諸佛,皆以自性為自己,皆以彌陀為自己。這就是蓮池大師說的,“唸佛即是念心”,往生淨土即是“生乎自心”。若不信自心是彌陀,若不信自心是淨土,而是心外求彌陀,心外求淨土,則不名正信,亦不名正行。信不正,行不正,則不得見佛,不得往生。猶如走路,認錯了方向,行錯了方向,那是不能到達目的的。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淨土宗的基本觀念。在這個基本觀念上,那是不能錯的,若是錯了,則一切具體觀念,一切具體行持,全盤皆錯。猶如走路,走錯了方向,無論怎麼努力,無論用什麼辦法,那都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可惜的是,許多修習淨土法門的人,恰恰在這個基本觀念上犯了錯了,他們以為在太陽落的那個方向的一個遙遠地方,那裡有一個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裡有一尊佛,名阿彌陀。極樂世界,沒有痛苦,只有快樂,沒有生死,只有永生。把極樂世界當作太陽落的那個方向的一個遙遠地方,把阿彌陀佛當作對象化的他,於是,唸佛成了喊他,往生成了搬家。這些錯誤的觀念,皆是依文解義形成的,皆是妄想,而非真義。佛教所說的西方,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西方,而是文化意義上的西方。佛教說的十萬億佛土之遙,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距離,而是文化意義上的心靈距離,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某種想法與另一種想法,相距十萬八千里。這裡所說的十萬八千里,便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距離,而是兩種想法的差別。總之,佛教所說的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而是文化意義上的。可是,自古以來,許多修習淨土宗的人,卻把文化意義上的淨土世界,當成了物理意義上的特定疆域。此處一錯,全盤皆輸。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