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作者,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广义地来说,佛教的一切法门,皆归净土。凡归净土的法门,皆是净土法门。其实,佛陀的正法,只是这个妙明真心,所谓“唯心净土”是也。所以说,一切佛法,皆归此心,一切佛法,皆归净土。狭义地来说,人们通常所说的净土法门,是指弥陀净土。弥陀,即是自性弥陀。离此自性,更无弥陀。何以故?弥陀即自性,自性即弥陀,弥陀与自性,同实而异名。弥陀净土的念佛方法,有四种,一是实相念佛,二是观像念佛,三是观想念佛,四是持名念佛。目前流行的念佛方法,则是持名念佛。就持名念佛的真义来说,持名念佛,那也不是持名念他,而是持名念心。往生净土,也不是往生他方,而是往生自心,或曰回归自性。自心(自性)即是弥陀,自心即是净土。三世诸佛,皆以自性为自己,皆以弥陀为自己。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念佛即是念心”,往生净土即是“生乎自心”。若不信自心是弥陀,若不信自心是净土,而是心外求弥陀,心外求净土,则不名正信,亦不名正行。信不正,行不正,则不得见佛,不得往生。犹如走路,认错了方向,行错了方向,那是不能到达目的的。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净土宗的基本观念。在这个基本观念上,那是不能错的,若是错了,则一切具体观念,一切具体行持,全盘皆错。犹如走路,走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无论用什么办法,那都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可惜的是,许多修习净土法门的人,恰恰在这个基本观念上犯了错了,他们以为在太阳落的那个方向的一个遥远地方,那里有一个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里有一尊佛,名阿弥陀。极乐世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没有生死,只有永生。把极乐世界当作太阳落的那个方向的一个遥远地方,把阿弥陀佛当作对象化的他,于是,念佛成了喊他,往生成了搬家。这些错误的观念,皆是依文解义形成的,皆是妄想,而非真义。佛教所说的西方,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西方,而是文化意义上的西方。佛教说的十万亿佛土之遥,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心灵距离,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某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相距十万八千里。这里所说的十万八千里,便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而是两种想法的差别。总之,佛教所说的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可是,自古以来,许多修习净土宗的人,却把文化意义上的净土世界,当成了物理意义上的特定疆域。此处一错,全盘皆输。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