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双叒叕退群了,难道不要信誉了吗?

特朗普政府又“退群”了,而这次还不忘对这个群“批评”两句。

美国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利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表示理事会已经“名不副实”,与黑利共同宣布这一消息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则表示,人权理事会“未能很好保护人权”。

美国又双叒叕退群了,难道不要信誉了吗?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利宣布美国推出人权理事会

美国政府此番“退群”实则酝酿已久,绝非突然袭击。早在2017年,黑利在参加人权理事会会议时就以该理事会“反以色列”为由,威胁如果理事会不按照美国的想法改革,美国将考虑退出。经过近一年,人权理事会显然没有发生美国所希望的“改革”,这也成为美国宣布退出的一大借口。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退出可谓得不偿失。一方面,人权理事会在美国退出后“反以”色彩反而会更浓重。人权理事会成立后,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成为“固定话题”,只有美国长期投票反对阿拉伯国家的“反以”决议。美国退出只会减少这类决议在理事会内的阻力。

另一方面,针对美国国内人权问题的攻击将会更加猛烈。不少媒体及观察人士已经质疑,美国退出并批评人权理事会毫无资本,认为美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前,特朗普政府坚持实施“零容忍”的强硬移民政策,已经导致近2000名儿童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区被迫与父母等成年人分开。特朗普政府一边在国内实施此类争议性移民政策、人为制造人权和道德危机,一边又在国际上大谈人权保护,令人难以信服。

更广泛地看,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已经接连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伊朗核协议,堪称“退群”总统。这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必然给美国造成深远影响。

美国又双叒叕退群了,难道不要信誉了吗?

TPP

比如,TPP曾经是奥巴马任内亚太“再平衡”的经济支柱,退出TPP体现特朗普对亚太战略的调整,却造成美国在经济上缺乏统合这一地区盟友的新经济战略,让所谓的“印太战略”缺乏经济层面的抓手;退出伊核协议这一关乎地区安全的多边机制则导致美国与盟友间的分歧扩大,对地区安全造成破坏性冲击;而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等覆盖面广泛的多边机制,则进一步削弱美国引以为傲的软实力。

不仅如此,美国连番退群也表明特朗普对多边机制的态度短期内不会回转,也让各国对特朗普政府“改弦更张”的外交政策更加不抱希望。特朗普一系列退群行为折射的是美国相对实力不断下降的客观事实,其心态上亦不再具备维持国际秩序的自信。或者说,美国意识到自己正逐渐丧失二战后在国际社会上的主导地位,其以透支信誉换取眼前利益的应对之策只会加速这一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