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生的艰难选择:大学在省内读还是在省外读

浙江考生的艰难选择:大学在省内读还是在省外读

这是 情感新鲜事儿 的第 83 篇文章

浙江人在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时有一个特点,不愿意往外省去。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省内非常一般的学校分数超高;而很多省外非常优秀的大学则往往分数不高。

举个例子,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的投档线是630分。虽然浙工大在浙江省内很有名气,但是浙工大既不是985、211,也并未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但630这个分数在省外可谓是选择多多。这个分数既可以选择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院校的许多专业;也可以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这类院校的强势专业。甚至再低5分,625分仍然可以去中国海洋大学这样极具特色而又位于比较发达城市(青岛)的985院校。由此可见,浙江人对于省内的院校真的非常偏爱。

当然,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很多省份都会出现。省内的学校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省外的学校也不见得都是坏处。

浙江考生的艰难选择:大学在省内读还是在省外读

省内读大学是很多浙江人的首选,这样的选择自然是好处多多。

首先,省内的学校离家近,方便思家心切的孩子和思念孩子的父母随时相见。在省内读书的孩子如果想家了,周末便能回家小聚一番。大学以后,孩子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在省内读书,能够多几次团圆的机会。

其次呢,省内几个城市气候接近,饮食相差得也不算太大,因此能够很快地适应。选择在省内读书,即使在不同地城市,也能够很快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而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去调整自身。这样求学时就能够具有先发优势,比外省过来的同学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

最后,如果选择在省内读书,同学大多数也是省内的人。好处有两个,一是彼此知道脾气,比较好相处;二是省内的同学大多也在省内就业,将来工作了,同一个领域的熟人就多。所谓在外靠朋友,更多的熟人就意味着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混得更开。尤其是一些非常需要人脉的学科,例如金融,在省内读是非常有优势的。

浙江考生的艰难选择:大学在省内读还是在省外读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安于一辈子待在省内,也有许多人想要离开父母的庇护,自己去创出一片天。出省去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或者去感受北上广深的节奏与压力也是不错的。不管将来是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乡发展,这一段经历都有非凡的意义。当然,出省读大学也是有许多好处的。

首先,出省读大学,同样的分数往往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学校。如果分数上不了浙大,可能省内的选择就真的不太多了。就像前面举的例子,同样的分数在浙江只能上浙工大,但是如果愿意出省,甚至可以去北京读985院校。这种外省的老牌名校在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学校气质等方面往往是省内很多大学比不了的。

浙江考生的艰难选择:大学在省内读还是在省外读

最后,出省读书对于独立自主的性格的培养无疑是有利的。虽然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孩子总是要离开家长独自生活的。在省外读大学,很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以后,孩子往往会发现,自己也能够做得很好。在国外,18岁已经是成人,但是中国的社会传统使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出省学习的经历能够使很多人更加成熟,也能够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选择。

所以无论在省内读大学还是出省读书,对于学生本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理智地分析利弊,最后谨慎做出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