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外婆叫姥姥?理由外婆是方言,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改引争议

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有网友晒出相关的资料:

原来文章是这样子的:

不叫外婆叫姥姥?理由外婆是方言,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改引争议

现在的文章是这样的

不叫外婆叫姥姥?理由外婆是方言,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改引争议

外婆全变姥姥了,下图是其他课文,也变姥姥了

不叫外婆叫姥姥?理由外婆是方言,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改引争议

为什么这样编呢?回复是如下

不叫外婆叫姥姥?理由外婆是方言,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改引争议

这件事情引网友争议:

有人调侃:外婆家餐厅可以正式更名姥姥家了

不是,这不是应该作者写什么就是什么吗?人家叫外婆,你非让人家叫姥姥???

不管什么是方言 修改原著 总是不好的吧[费解]把方言都改成普通话 那文学作品还有什么意思[费解][费解][费解]

也有网友认为:我觉得这就是自来以为是,如此严肃的常识与学术问题,不能用感觉来定性。姥姥最起码属于口语,外公外婆很明显是书面语!

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