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临床疗效(上)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临床疗效(上)

摘 要

观察指标: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2)病理学检查结果。

(3)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

结果:

(2)病理学检查结果:37例患者肿瘤直径为(2.1±1.1)cm,胰管直径为(2.5±1.2)mm。37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5例;手术切缘:R0切除35例,R1切除2例;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5±4.9)枚;淋巴结转移16例,阳性淋巴结数目为(1.7±1.4)枚;分析淋巴结转移部位显示第8a、12、13、14、17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5.4%(2/37)、18.9%(7/37)、21.6%(8/37)、8.1%(3/37)及10.8%(4/37);神经浸润14例,淋巴管浸润9例,胰腺浸润16例,十二指肠浸润6例。37例患者肿瘤TNM分期:0期1例,ⅠA期3例,ⅠB期5例,ⅡA期12例,ⅡB期16例。

(3)随访情况:37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8个月,1、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6%、42.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37例远端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2例,女15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8岁。37例患者BMI为(23.1±2.5)kg/m2。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2017018。患者及家属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远端胆管癌。

(2)肿瘤无远处转移。

(3)未行联合血管和(或)器官切除术。

(4)无严重心、肺、肾、脑等器官功能不全,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5)临床病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1)有严重伴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2)仅行姑息性内引流术。

(3)姑息性R2手术。

(4)术中中转开腹。

(5)临床病理资料缺失。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于脐下10 mm处切口建立气腹,气腹压力为12~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腹腔镜直视下再作4个Trocar,分别位于两侧腋前线肋缘下及平脐腹直肌外缘,呈V形分布。探查腹腔,排除腹膜转移、器官表面转移。"en-block"切除流程:

(1)后入路大Kocker切口(图1),游离胰腺后方及十二指肠,直至离断屈氏韧带,显露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术中清扫第16b1组淋巴结行活组织检查,清扫第13、12p、8p组淋巴结。

(2)前入路距幽门2.5 cm予以EC-60直线型切割闭合器(蓝钉)离断胃,结扎切断胃十二指肠动脉,清扫第8a、9、12a、5、6组淋巴结(图2)。

(3)距屈氏韧带15.0 cm处以60 mm切割闭合器(白钉)离断近端空肠后,采用中间入路贯通胰后隧道(图3),切断胰颈,剪刀离断胰管,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离断胰腺纤维板,剔除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干右侧淋巴组织,清扫第17、14ab组淋巴结及神经丛第Ⅰ、Ⅱ部(图4)。

(4)切除胆囊,于胆囊管汇合处上方采用剪刀离断肝总管,清扫第12b、12c组淋巴结(图5)。

移除标本完成en-block切除(图6,图7)。采用Child法行消化道重建:将远端空肠经结肠后戳孔上提至胰腺断面,先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胰腺后缘与桥襻空肠浆肌层,然后于胰管对应空肠壁处戳孔,用5-0薇乔线做胰管空肠间断缝合,并置入长约5.0 cm的胰管导管。再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胰腺前缘与空肠浆肌层完成胰管空肠吻合(图8)。

距胰肠吻合口约10.0 cm处切开空肠对系膜缘,对于直径<8 mm的胆管,采用后壁连续、前壁间断外翻缝合;对于直径≥8 mm的胆管,采用连续外翻缝合。距胆肠吻合口约45.0 cm空肠段与胃大弯前壁以EC-60直线型切割闭合器(白钉)行侧侧吻合,棉球检查无出血(图9),3-0免打结倒刺线关闭闭合器置入口。

于胰肠吻合口和胆肠吻合口前后方各置1根多孔腹腔引流管,于脐下取长约5.0 cm纵行切口,取出标本。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辅助化疗方案及疗程。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临床疗效(上)

图1:后入路大Kocker切口

图2:前入路清扫第8a组淋巴结

图3:中间入路贯通胰后隧道

图4:中间入路清扫胰腺神经丛

图5:清扫第12b组淋巴结

图6:"en-block"切除后术野示肝动脉的脉胳化

图7:"en-block"切除后术野示肠系膜上动脉180°脉胳化

图8:胰管空肠吻合

图9:棉球检查胃肠吻合口无出血

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辅助化疗情况。

(2)病理学检查结果: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切缘、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神经浸润、淋巴管浸润、胰腺及十二指肠浸润、肿瘤TNM分期。

(3)随访及生存情况: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

评价标准:术后并发症按照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肿瘤TNM分期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7版TNM分期系统。

5.随访:

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记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

(未完待续【接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