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南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院校呢?

為什麼河南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院校呢?

河南大學創建於1912年,著名教育家王敬芳發起,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河南都督張鎮芳支持,跟清華一樣一開始也是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林伯襄任校長。到1944年,河南大學達到頂峰,,因為抗戰的原因,它接收了一批學院的入駐,一下成為當時全國排名前三的大學。當時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在1948年,開始分家了,學校的教授范文瀾帶著一部分師生到寶豐縣建立了中原大學,剩下的師生在老校長姚崇武的帶領下搬到了蘇州的吳縣,就此一所全國前三的學校分家了。中原大學以後搬到了武漢拆分成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美術學院。

為什麼河南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院校呢?

全國解放後,河南大學又遷回了開封,但是又繼續進行拆分,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河南大學的農學院獨立出來,後成為河南農業大學,醫學院獨立為河南醫學院後併入鄭州大學,行政學院拆出後併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等。這樣一來原來的超一流學府就此跌落神壇。這個拆分,不但河南大學受影響,浙江大學、清華大學這些學校同樣也受到了影響。但為什麼後來浙江大學等又雄起了,但河南大學似乎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為什麼河南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院校呢?

一是地域平衡。211工程高校數量有限,限制在100所左右,而且又要照顧到每個省,同時還是保證已經是985工程的所有高校,人均一個,所以很多省份就只能分的一個211工程名額(具體來說,應該是每個省的地方高校,部屬高校不包括在內),比如山東的山東大學、中國海大、中國石大雖然都是211,但佔用的是部裡的名額,而山東的名額給了山東工業大學。再比如安徽的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前兩者佔用的是部裡的名額,他倆都是部署高校,安徽的名額給了安徽大學。而到了河南,因為部署高校實力不行,所以只能有一個地方名額,而當時河南重點發展的是鄭州大學,所以自然給了鄭州大學。

為什麼河南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院校呢?

二是實力下降。歷史上的河南大學實力很強,曾經獲得過全國國立高校第三名,曾經還用過中山大學的校名。可惜在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實力打傷,幾乎到了被肢解的地步。分出的高校都成了211,而她卻落選了。所以說,河南大學沒有入選211工程,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過如今的河南大學發展也很快,而且還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祝願河南大學早日找回以往的雄風,展翅高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