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笔记6:无人驾驶车都用林肯mkz,全是线控惹的祸

VC笔记6:无人驾驶车都用林肯mkz,全是线控惹的祸

无人驾驶最终,无论如何你还需要操纵车辆,而操纵车辆就牵扯到:刹车油门转向这三大件。

汽车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机械的产物,之前这个三大项是怎么控制呢?是全靠是气纯机械控制。

试着用人话,来解释一下这三大件儿。

先说刹车。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大家都骑过自行车吧。自行车怎么刹车的?老式的汽车也怎么刹?就是这里有一根金属线,然后通过捏住刹车把手,这根线就拉动了,带动车闸和闸皮,刹住了自行车。汽车刹车,不过是把手捏车闸变成了脚踩,同时增加了液压装置。提供更大的力,来控制汽车的刹车片。

再说油门。汽油发动机的油门,是靠控制进气量的大小来调节的。而调节这个进气量的东西就叫做节气门。传统汽车上面也有这么一根儿拉线。当你踩油门的时候,就把节气门,打开得更大了,进气量更大一些,跑得更快一些。夏利7101的,油门就是这样的。

最后看转向,简单理解,可以理解为,汽车的转向就像是骑自行车的打把。方向盘不过是通过齿轮把这个方向盘的转动变成了车轮的左右转向。

刹车油门转向的控制,都是属于底盘技术。完全都操纵在老牌车厂(Ford,GM,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日产)和Tier1(大陆,博世,天合,德尔福)手中。

线控技术最早源自于飞机控制。老式飞机之前控制飞机的水平方向舵,跟垂直方向舵。也是靠线来拉着的。后来因为灵敏性,精确性,可靠性都不够高。将飞行员控制飞机姿态的动作,首先在驾驶之內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这个电信号通过电线,送到控制单元,比如说,水平尾翼。水平尾翼上安装有一个电机来控制这个舵面的上下摆动。称之为fly-by-wire。

而现代的汽车也借鉴了这个技术。称之为drive by wire。而能够同时支提供油门刹车,转向线控的。目前来看,首先在豪华车上才有,线控油门技术是为了节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用林肯的mkz,来改装的原因。

无人驾驶,首先需要一辆可以操控的车。美国是什么样的社会?美国是发达的商业社会

,只要你困了,肯定就有人送枕头来。首先,data speed就出现了,他破解了,福特的整个的线控的协议。同时封装成现成的接口,提供了一个叫做adas kit的套件。为什么会是data speed来破解福特车的can总线。因为他们的创始人曾经在福特工作过九年。同时传言,和福特 ceo关系不错。

这样还是麻烦。因为玩无人车的某些编程大神知道只会编程,叫他拧个螺丝,根本就不会。这是第二家公司就出现了叫做Autonomous Stuff。专门为你提供改车服务,你要什么样的传感器,无论是,三大件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gps,惯性导航,我都给你装好了。同时把计算单元(Nvidia,Renesas,Intel)也都给你连好加上,adas kit。然后编程大神们就可以上了。

改一辆车需要多少钱呢?林肯mkz,大概是宝马三系跟奔驰c级车同等价位,原车3.5美元(下图)。改一辆车需要花。10万到30万美元。大概算下来就是一辆车要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0万到200万。

VC笔记6:无人驾驶车都用林肯mkz,全是线控惹的祸

通常一辆林肯MKZ的改造是这样的:需要样车的公司从当地经销商处购买一辆MKZ交给AutonomouStuff,随后MKZ就按照线控、传感器方案、计算方案等各方面的要求集成好了。这个过程大概要花费几周时间,十万美金到三十万美金不等的费用(不包含车辆本身的购置费用)。

为什么不采用国产的便宜车呢?哎,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催往事。中国所有的主机厂基本上是做个壳子,做做广告,打个品牌。下面的脏活累活全都是提tie1来干。刹车油门转向的控制技术主机厂根本不掌握呀。国际的Tier1,是不会轻易开放给中国厂商的。

如果拿不到线控接口,那就只能尴尬地用机械臂了……(下图)

VC笔记6:无人驾驶车都用林肯mkz,全是线控惹的祸

江湖传闻天朝掌握底盘技术的唯有比亚迪,是真的吗?后续分解。

2018年的天朝需要姚期智,但更需要南仁东。仅会编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多个南仁东都那样的啊,无论软件硬件,理论设计,申请立项,勘察选址,工程建设,天文、力学、材料、机械、无线电全部都懂的人。无问东西的清华,实在应该给南仁东,在清华立一个雕像。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校友。

“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南仁东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自己二十二年来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和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