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讀懂散文

【一】根據四要素——內容、主題、結構、語言及其相應的藝術手法來閱讀。基本原理同小說。

【二】分類閱讀。根據內容來分類:

1.分類:

寫景散文、狀物散文、記事散文、寫人散文

當然一篇文章可能是單一的一種類別,更可能是兩種、三種甚至四種的綜合。這個時候需要先讀題,根據題乾的信息判定考查的類別有哪些,就按照考查的類別閱讀。

2.轉化:

如果是隻考一種類別或者主要考查一種,而文章卻是幾種的綜合,那麼在閱讀中要學會轉化,比如考查狀物,那麼文章中涉及的其他類別如寫人寫事的內容表達的情感思想就需要轉化到物上,讓物去承載。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三】閱讀知識與技法

1.寫景——借景抒情

1)景,即畫面,需要弄清楚畫面的構成及其特點。

注意,人及人的活動也是畫面內容之一。

畫面要分類並命名:

分類可能按時空分類,也可能按性質來分類。下面按照性質來分類:

(1)自然景物——時空

(2)人的活動——時空+人

(3)人與自然(人活動的結果,如勞動成果)——自然+人

2)景要體現一定文化,承載相應的情感——借景抒情。

(1)自然景物——內心的喜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

(2)人的活動——對人的讚美與崇敬,對人改變自然、保護自然如勞動的讚美。

(3)人與自然(人活動的結果,如勞動成果)——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景,對勞動成果的珍惜。

文化可能涉及人文關懷、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傳統文化之美如農耕文化、隱逸文化……

3)對景的描繪:

描寫的角度、順序和手法以及語言。

(1)角度與順序:角度——時空、五覺;順序——時空、邏輯

(2)手法:描摹類——勾勒、細描、工筆、白描、濃墨重彩、繪聲繪色繪形……

襯托——烘托、反襯,對比,想象,聯想,虛實,動靜,聲寂……

(3)語言:語音、詞語、句式、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設問、反問、排比……

如2015四川卷《太湖碎錦》第一題就考到了對景的描繪,第四題就考到了寫景的角度——近觀與遠眺。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2.狀物——託物言志

1)物,個體與類別,需要抓外在特點和內在品質。

注意,物的內在主要指向象徵意義,往往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

物的分類:

物由外在到內在的深入,需要結合物存在的環境

(1)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環境:品質

(2)人文之物——傳承的人文環境:文化

2)物要承載一定的志趣、情感和文化——託物言志。

(1)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環境:品質:志趣、情感

(2)人文之物——傳承的人文環境:文化:情感、願景

(3)某一物也可能是自然與人文的結合,就需要綜合二者的特點及其承載的志趣和文化來理解。

3)物的描寫,基本同景的描繪。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特別強調:

景和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轉化,有的事物整體上是“物”,局部細化是“景”,有的“景”同樣具有“物”的特質——傳承文化承載志趣,有的“物”可能成為“景”的一部分,有的“景”中的某一具體的“事物”可能具有象徵意義而表現為“物”的特徵。例如瓊瑤《山的呼喚》,整體上“山”是“物”象徵人生路上需要征服和翻越的困難,局部又對兩座山進行了細緻的描寫,描繪山上美景,呈現為“景”的形象。如張抗抗《雲和梯田》閱讀第三題,文章最後部分“梯田”加上引號的作用,及其對之的理解,就是將“梯田”之“景”轉化為“物”的題目。

3.寫人——寫人美質(從略,基本可以借鑑小說閱讀)

4.敘事——即事明理(從略,基本可以借鑑小說閱讀)

在閱讀中,要弄清楚“內容”“結構”“主題”和“語言”及其各自對應的藝術技巧。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答好題

【一】選擇題

1.問題所在:一般來說選項的問題多半出在以下幾點:(1)內容概括(對象特點),(2)藝術手法,(3)情感理解(方向、主次等)。

2.答題技巧:或者四選一或者五選二,必須在讀懂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注意像詩歌鑑賞選擇題突破方法一樣,注意逐段的信息點切分,據此換新相應的知識體系,並做切分後的逐個信息點判斷。肯定或者否定都需要以文本為依據。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二】主觀題

1.主要考查題型:(1)內容分類概括,(2)思想情感理解分析,(3)藝術手法鑑賞,(4)內容、形象、語段、語句(含標題)的作用,(5)詞句含義理解。

2.做題程序:

(1)讀懂文章後,明確文章類別,喚醒相應知識體系。

(2)勾畫題幹,明確題目類型,分析需要四要素中的的哪幾個要素。

(3)整理語言,分點作答。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3.基本題型分析:

(1)內容分類概括

[1]事件類:按事件或逐個概括或分階段概括。一般用“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結果如何”來概括。

[2]人物類:按照身份地位、外在形象、內在形象分類,內在形象(性格特點)的分類請參照小說閱讀知識體系。

[3]景物類:或按照時空分類,或按照自然、人文分類。畫面要命明並概括出其特點。

[4]物象類:從環境、外在、內在三方面概括特點。

(2)思想情感理解分析

根據內容的類別分別挖掘其“情志理”和“文化”。

(3)藝術手法鑑賞

注意鑑賞角度,如果沒有給出角度,就要從鑑賞的內容(語段、語句)的表達方式切入,如果是描寫,就找出描寫對象,如景象,就可以按照如下順序完成:

[1]描寫語言(修辭——語音、詞語、句式、手法),[2]描寫順序、角度和描寫手法,[3]描寫對象的特點,[4]該內容的作用(如表達的情感)。

(4)內容、形象、語段、語句(含標題)的作用

[1]寫了什麼,寫出了什麼。[2]在內容、情思、結構和語言(藝術)上的作用。

(5)詞句含義理解

答案要點:有修辭手法的先去掉修辭。然後從兩個角度回答:(1)表層:內容(對象及特點),(2)情感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層都可能由2-3個面構成。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四:散文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