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攻普惠金融 網商銀行每筆貸款成本僅2塊3

金融科技助攻普惠金融 网商银行每笔贷款成本仅2块3

用於增強抗金融風險能力的大數據技術,重構傳統金融服務的雲服務,改變數據使用方式的區塊鏈技術,以及當下大火的人工智能技術,無一不在助推金融服務規模化觸達小微經營者群體。6月21日,2018小微金融行業峰會上公佈的信息顯示,成立僅三年時間的網商銀行以及前身阿里小貸,已經與金融機構夥伴聯手,為超過1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過貸款服務。

身份核驗僅需幾秒鐘 人工智能助力網商銀行建高精度模型

無擔保、沒抵押、缺風控數據,是阻礙傳統金融方式服務小微商家最重要的原因。而據FSB(金融穩定理事會)對金融科技定義可知,金融科技正是利用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通過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提供的服務和模式造成重大的影響。

網商銀行對於金融科技的應用可謂輕車熟路。通過用“碼”幫助線下商家完成互聯網化改造,順利破解難題,通過引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風控技術,改變傳統金融服務模式。

以身份核驗為例。在過往的模式中,從海量的用戶中準確識別出哪些是小微商家哪些是個人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而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幾秒鐘就能完成。

對於人工智能識別身份背後的工作邏輯,網商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總監靜敏給出了詳細解釋。她表示,這其實是通過分析人與人之間的資金關係網來解決的。據其介紹,如果是單個的人,與其發生資金聯繫的人,互相之間多少是有聯繫的,他們的關係圖就像一個毛線團。而如果是個人經營者,與其發生資金關係的人則會更多,而且彼此之間沒有什麼聯繫,關係圖像一個蒲公英。以此為邏輯基點,再配上強大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網商銀行建立了一套高精準度的模型,可以在幾秒鐘中對幾千萬用戶作出判斷。

金融科技“不忘初心” 有效降低小微經營者融資成本

金融科技的融入,有效地降低了服務小微經營者的金融服務成本。

在21日小微金融行業峰會現場,網商銀行董事長井賢棟宣佈,網商銀行將啟動“凡星計劃”,向行業開放所有能力和技術,在更大層面上解決線下小微貸款的難題。“未來三年,我們將與1000家各類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3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

據業內人士預測,僅線下具有經營性質的小微商家及個體戶總量可能就有1億戶,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科技的進步以及科技平臺跟金融機構開放合作的加深,小微企業貸不到款的現象或將走向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