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服中藥需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

淺談服中藥需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

  一般來說,大多數中藥宜溫服。發汗解表藥(如桂枝湯)須熱服以助藥力;而清熱解毒藥(如銀翹散)最好放涼後服用。

  中藥一般煎兩次,而第一次的濃度遠遠高於第二次,所以應將兩次煎液合併,混勻後再分2~3次服用,以保證每次藥液成分均勻,療效持續穩定。需要說明的是,服湯藥不用一次一大碗灌飽,這樣反而對脾胃不利,成人每次150~200ML,兒童50~100ML即可。

  服中藥要與飲食錯開,不然容易造成嘔吐、腹痛、腹瀉等。如果平素食物比較清淡的,可以錯開半小時左右服中藥;如果飲食油膩的,服藥時間最好要錯開2小時左右;如果是米粥一類的食物,基本不用間隔時間就可服藥。例如服用發汗解表藥,常主張進食熱稀粥,以促進藥力,達到儘快發汗的目的。如果藥後進食油膩,會影響藥效的發揮。尤其是解表清熱藥都是氣清質輕的,才會有透表作用,而油膩食物屬於黏膩重濁之物,完全與藥物性質相反,不僅可抵消藥物作用,而且還會加重病情。

淺談服中藥需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

  關於中成藥,不同的劑型在體內崩解吸收的速度不同,其服藥時間和間隔也不同,丸劑崩解、吸收緩慢,因此作用緩和,作用時間長,日服1~2次;膏劑、酒劑、糖漿劑、露劑在體內吸收快,一般日服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