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指導:二三本合併,為什麼會增加志願填報的難度?

高考志願填報指導:二三本合併,為什麼會增加志願填報的難度?

目前,大部分省份都已經二三本合併,統一在第二批次招生。下面這篇文章就分析一下,二三本合併以後對院校和考生的影響,及填報志願的注意事項:

一,對二三本院校的影響:

對於一些比較好的,有潛力的三本院校,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管理制度,教學質量,獎勵制度,人才引進,科研成果等方面進行改進和發展,逐步消除在人們傳統觀念中的文化底蘊差,學習氛圍淡,科研學術基礎薄弱等負面影響,以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與之前的那些二本院校同臺競技,一爭長短。而之前的那些二本院校,在被追趕或反超的壓力下,也不得不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發展。

二,對考生的影響:

錄取批次合併消除了對三本學生的歧視,使考生可以不用再糾結於錄取批次的劃分,而是更好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志向和優勢以及家庭條件,選擇自己比較心儀和嚮往的院校和專業。而合併之前達到二本線的考生絕不會選擇三本的院校,但現在二三本合併以後,這部分學生也就可以選擇報考之前三本院校中的一些比較好的院校和比較好的專業。

可見,二三批合併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的等級制度,從而讓二本,三本院校都注重發揮和發展自己的長項,也就是本校的重點學科和專業。這種方式既利於大學的專業建設,也給予考生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

三,注意事項:

二三本合併以後,對高考志願的填報難度會增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合併後,二本院校的數量增大很多,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後的院校之間的綜合實力差距變大,對考生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分數,不至於高分低就,選擇和自己分數相匹配的院校和專業的難度增大。

2,原本在本三批次中實力較強的院校與本二批實力較弱的院校之間的排名和招生分數將打破原來批次設置帶來的界限,所以,院校和專業面臨著重新洗牌排位。造成考生不容易把握各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3,之前本二批志願填報不當,發生被退檔或滑檔的現象,還可以在本三批次中的優勢院校中選擇填報,但合併後本二批次一旦沒被錄取,則只能上專科,就沒有上本科的機會了,這樣,對考生報志願的技巧提出更高要求。

4,二三本合併以後,很多考生將不再選擇學費昂貴的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之前三本),而選擇公辦院校,很容易形成一部分熱門院校和專業的扎堆報考,更容易形成“大小年”現象。

針對以上情況,考生該如何填報一個好志願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讀懂政策:先確定自己所在的省份,規定考生最多可以填報幾所院校,每所院校可以填報幾個專業。以及批次的錄取規則。

2,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家庭條件等因素確定目標院校類型和專業類型。院校類型如:綜合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師範類院校還是醫學類院校等等。專業類型如: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等。

3,找準自己的定位:在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以後,如果考生所在省份二三本合併以後已經多年,新產生的二本線具有參考價值,則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的錄取數據,也可以根據線差法和排位法來定位。如果考生所在省份剛剛二三本合併,沒有批次錄取線可參考,則最好根據線差法和排位法來定位,以預測能否被選定的目標院校錄取。

①“線差法”的應用方法就是對考生成績線差與院校錄取分數線差比較結果的具體分析。在填報平行志願時,考生成績線差與相應批次的院校錄取分數線差之間的差值越大,錄取概率越高;差值越低,錄取概率越小。在填報順序志願時,還得考慮院校設置的志願級差以及是否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等等因素。

注:

二三本合併以前是看錄取線比二本線高多少分,二三本合併後,由於可參考的二本線沒有了,或者是新的二本線還不具備參考價值,則可以看你的分數線低於一本線多少分來給自己定位和選擇高校。

②排位法,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知分、知位,也就是根據“位次”報志願。

4,報志願要特別注意查實目標院校的辦學性質、隸屬關係。公辦,民辦一定要分清。

5,每年各院校錄取分數都會有變化,只是變化大小的問題。所以,考生要留有儘可能多一點的餘地,做到考分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