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劉備養子,拒絕救援關羽,被賜死前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220年,鎮守上庸的劉封和孟達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孟達帶著兵馬投降曹魏。曹丕十分高興,立即讓孟達帶兵與徐晃、夏侯尚圍攻劉封。劉封力戰不敵,上庸失守,兵敗逃回了成都。劉封自知罪責重大,難免處罰,但沒想到的是養父劉備卻下令讓劉封自殺。

他是劉備養子,拒絕救援關羽,被賜死前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劉封得知自己大限將至,於是仰天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後,自殺身亡。那麼孟達到底向劉封說了什麼,讓劉封如此後悔呢?孟達和劉封的關係其實不錯,他投降曹魏引兵進攻劉封時,曾向劉封寫了一封信,勸劉封投降,被劉封拒絕。信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今足下棄父母而為人後,非禮也;知禍至將至而留之,非智也;見正不從而疑之,非義也。”

這三點講的很有道理,將劉封當時所處的環境分析的非常正確,我們就來看看。

棄父母而為人後,非禮也

劉封本名寇封,是長沙望族,力氣過人,頗有武藝。劉備依附劉表於荊州時,因膝下無子,望子心切。一日,劉備見到寇封十分喜歡,於是收其為養子,改名為劉封。古人對養子有一個專門的稱呼“螟蛉之子”,關羽就曾以“螟蛉之子”稱呼劉封,帶有明顯的戲謔諷刺意味。所以孟達說劉封捨棄父親的姓氏成為劉備的後人,這樣是不合禮法的。

他是劉備養子,拒絕救援關羽,被賜死前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知禍至將至而留之,非智也

劉備最初收養劉封,是因為其膝下無子。很不巧,在剛收養劉封沒多少後,劉禪就出生了。嫡子出生,劉封這個養子的地位就十分尷尬了。所以攻取成都後,劉備給了劉封一個副軍中郎將,把他打發到偏遠的山區——上庸做個太守,這太讓人心寒了。而且劉備已經漢中稱王,下一步就是當皇帝了,當皇帝必須要考慮後嗣問題。劉禪已經長大,而劉封正是壯年,朝中肯定有人離間劉備和劉封的關係。

他是劉備養子,拒絕救援關羽,被賜死前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再者,219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多次派人前往臨近的上庸,向劉封和孟達求援。但劉封和孟達態度十分堅決,以上庸剛剛歸附,山城懸遠的理由拒絕了關羽的請求。後來關羽兵敗身亡,劉封孟達一直按兵不動,劉備因此而痛恨劉封。

所以,劉封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非常尷尬,處境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有殺身之禍,繼續留在劉備這邊,是非常不明智的。

見正不從而疑之,非義也

魏蜀吳三國誰是正義?誰順天時?想必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對於當時的劉封來說,投降曹魏絕對是正義的。因為劉封是有能力的,曹丕一定會重用。而且投降曹魏後,劉封可以改回原名,承嗣羅侯的爵位;可以效忠魏主,以正綱紀。

他是劉備養子,拒絕救援關羽,被賜死前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孟達對劉封說的這三點,可謂字字誅心。可能正因如此,才使得劉封卻拒絕了孟達的招降,執意要為自己正名。可惜劉封最終的下場和孟達預料的一模一樣。劉封兵敗回到成都後,劉備訓斥劉封不該逼走孟達,又責備他為何見死不救,致使關羽身亡。劉封自知理虧,沉默不語。此時,諸葛亮勸劉備,劉封性格剛烈,怕將來劉禪繼位後難以控制,可趁此機會除掉。於是劉備下令,讓劉封自殺。

所以當劉封把刀刃比著自己的脖子時,回想起孟達的這幾句話,一定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仰天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