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生茶還是熟茶?這樣制定的標準是什麼?

普洱茶生熟之爭所牽扯歷史、傳統、標準等等話題在業內很熱門。但很多時候,大家的討論都陷入了文字遊戲之爭。小微要和大家討論的就是要在歷史的縱向維度上,解釋到底什麼是“普洱茶”?有一種說法是“崖山之後無中國”,元朝、清朝這樣的非漢人政權就不是中國麼?事實上,古代歷史上,可持續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朝代,都不是純漢族。

普洱茶是生茶還是熟茶?這樣制定的標準是什麼?

依據時間和發展大概可分為五個時期:

原生期:普洱茶尚未進入漢文化體系,作為雲南南方民族的特有物產而存在。這個階段裡,普洱茶並不是生茶也不是熟茶。我們今天從竹筒茶和罐罐烤茶上可以窺見一些端倪。初始期:1729年改土歸流,漢文化與雲南地方文化的交融結合,使得“普洱茶”這個詞彙進入漢語。

普洱茶是生茶還是熟茶?這樣制定的標準是什麼?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普洱茶形態也漸漸開始呈現。繁榮期:從康乾盛世到民國末期,因為茶馬古道的繁榮,普洱茶不斷髮展,成為一個巨大產業。這一時期,普洱茶不但有生茶(綠湯茶),也有發酵茶(紅湯茶)。

普洱茶是生茶還是熟茶?這樣制定的標準是什麼?

斷代期:從二戰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普洱茶被封閉。相關文化萎縮。但在這一時期,現代普洱茶熟茶發明。復興期:90年代開始,由於社會的穩定和開放,普洱茶又迎來了再次發展。很多有效概念被重新激活。

普洱茶是生茶還是熟茶?這樣制定的標準是什麼?

到了2008年,普洱茶國標正式頒佈,其中囊括了生茶和熟茶,這一標準自頒佈以來,不斷受到質疑。最典型的觀點就是從工藝上看,生茶和熟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為何在同一標準中?但是如果理解了我們上述講解的內容,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標準或許不完美,卻可串聯起整個普洱茶的有效文化記憶,這是當下最有效率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