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後,我成了你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你初學走路時,父親將你放在肩膀上,眺望遠方的景色,他穿著制服高大帥氣的樣子,是你心裡揮之不去的影子,在與小夥伴玩警察抓小偷遊戲時,你玩的最認真,跑的最起勁,彷彿是,警察的孩子,就當如此。

後來,你追尋著父親的腳步,踏上了這一條從警之路。那時的你,明白了這是一條榮耀之路,也是一條充滿荊棘與艱難之路。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有人說,父親是一張弓,蓄一生之勢將孩子射出大山。孩子一生,都是在追逐著父親的腳步,趟著父親的印記一步一步邁向遠方。

有這樣一群父親,他們頭頂警徽肩抗重任,是群眾眼裡的好警察;他們又常因為工作抽不開身,使一串串的承諾得不到兌現,是孩子眼裡的“壞爸爸”。然而,當孩子長大後慢慢體會到警察父親的偉大,漸漸地,萌發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念頭,從此,人民警察的志向和理想在家門內傳承。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警察父親:恪盡職守、甘於奉獻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孔德軍,男,漢族,1960年7月生,中共黨員,1984年3月參加工作,先後在宣威市公安局樂豐派出所、雙河派出所、雙龍派出所和法制大隊工作,歷任內勤、所長、社區民警和信訪民警。

參加工作以來,孔德軍同志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擔任信訪民警以來,他本著對信訪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懷著真誠為民服務解難的精神,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認真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認真辦理每一宗信訪案件,共接待信訪人員3000餘人(次),辦理、協辦信訪案件50餘件(次),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警察兒子:子承父業、踐行夢想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警察父親對工作的責任、執著、敬業、擔當,深刻影響著小維庚,父親的一串串承諾總是留給兒子夢幻般的期盼,然而,兒子初諳世事,體會到警察父親的偉大,也萌發了“長大後我要成為你”的警察夢。

1986年10月出生的孔維庚,跟隨父親的腳步,2009年11月加入警隊,實現自己的警察夢想,入警後,孔維庚先後在宣威市公安局宛水派出所、法制大隊和刑偵大隊工作。工作中,孔維庚同志立足崗位、默默奉獻,在偵破省廳督辦的系列盜竊耕牛案件中,他憑著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務實的工作作風,從點滴線索中抽絲剝繭,為偵破系列案件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採訪日記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警察和父親這兩個角色交織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孔:我從小就對警察這個職業充滿敬畏與敬佩,敬畏的是父親的嚴厲,敬佩的是警察這個職業。

父親哪些方面影響著你?

孔:父親比較平凡,謙虛,節儉。工作三十五年來一直在基層與群眾面對面接觸工作,與同事相處時很謙讓。

生活中的父親是什麼樣子?

孔:父子都有空時會聊新聞,結合國家時事叮囑我認真工作。還會給家人做飯,時間充裕的時候回老家陪奶奶種地餵豬,拉拉家常。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當兒子越來越成熟與穩重時,父親卻越來越像個孩子。曾經蓄一生之勢將孩子舉起的父親,偶爾也會在你面前展露脆弱,這樣的瞬間讓我們更懂他,更愛他。

警營歲月是忙碌的,它帶走了青春與奉獻,留下了一道道皺紋和一個傳承:

接過你的槍,站好你的崗。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FATHER

部分資料供稿:宣威警方

審核:楊衛萍

「警察故事」三十年前,你成了我,三十年后,我成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