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嗎?答案有些意外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一提到「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絕症」和「死亡」。

據《 2017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在中國,每年新診斷癌症病例 429 萬例,總死亡 281 萬例,相當於每分鐘約 8.2 人確診為癌症、約 5.4 人死於癌症。

但癌症可「神奇自愈」又是市面上的另一股暗潮,層出不窮的「養生專家」在電視上、小報上,隔三差五就來唱一出「這樣可以治好癌症」的好戲,讓人真假難辨。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其中,食療抗癌、鼓勵自愈等謠言,又是最主流的「江湖傳說」。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神奇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如今,市面上經常有商家兜售一些「抗癌食譜」,暗示某些食物可以對抗癌症,甚至鼓勵已經得癌症的人去買。

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麼神奇的食物,要是真有的話,醫生早就直接拿給患者吃了。

不可否認,有證據顯示,提高食譜中蔬菜、水果的攝入,遠離油炸、烘烤這種不健康的烹飪方式,可以降低普通人的患癌風險,但是,對已經患癌的人,卻是「亡羊補牢」。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存在某種「食療」或者「健康食譜」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癌症不治而愈的傳說,

是真是假?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癌症神奇自愈?其實,還真有可能,但這事兒發生的概率,和天上掉餡餅的幾率差不多。

癌症的本質,就是在內因外因聯合影響下,發生了基因調控的質變,脫離了機體的控制,開始自發地過度增殖。

這種自發性,就像一臺失控的電腦,不停地在自我粘貼複製文件,無法自行停止,直到報廢的那一天。

有一些專家統計過,癌症自愈發生幾率大概在 1/80,000 到 1/100,000 之間,其發生概率不亞於天上掉餡餅的概率。

如果真的得了癌症,我們肯定不會像賭博一樣,把寶都壓在如此低的概率上。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癌症 ≠ 絕症,儘早發現,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首先,癌症在類型上可分成胃癌、肺癌、直腸癌、子宮癌等等;

其次,癌症在時間上可分成早期、中期、晚期。

有些腫瘤從發現到擴散,發展比較慢,而且症狀明顯,體檢可早發現,手術切除根治的幾率比較大,如腸癌、乳腺癌、宮頸癌等。

而有些腫瘤發展得比較快,症狀也不明顯,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所以治癒幾率就比較小,如肝癌、食管癌、胰腺癌等。

因此,並不是得了癌症,就等於下了死亡判決書。

得了癌症能活多久,和癌症的類型和發現時間有直接關係。

所以,篩查很關鍵。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目前最常見的五種癌症的篩查方法:

肺癌

篩查方式:高危人群每年一次低劑量 CT 篩查。

高危人群:年齡 55 歲及以上的吸菸人群、有家族史人群等。

胃癌

篩查方式:40 歲以上人群,每兩年做一次胃鏡篩查。

食道癌

篩查方式:40 歲以上的高風險人群,每年做一次內窺鏡檢查。

高危人群:喜歡吃醃漬、油炸、燒烤、高溫等食物的人群。

肝癌

篩查方式:每半年進行一次肝臟 B 超檢查及甲胎蛋白檢查。

高危人群:45 歲以下的「小三陽」患者可以每年檢查一次;乙肝「大三陽」患者和年過 45 歲的「小三陽」患者,應定期進行肝臟專項體檢,包括乙肝兩對半、肝臟 B 超等。

結腸直癌

篩查方式:糞便隱血實驗(FOBT)結合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嗜好菸酒人群,20~30 歲年輕人每隔 3~5 年做一次腸鏡檢查;40~74 歲中老年人,建議一年做一次糞便隱血實驗。有腸胃疾病和飲食不良者,適當增加篩查頻率。

總而言之,癌症並不等於絕症,「神奇自愈」只不過是一些黑心商家為了賺錢而打造的騙術。

如果你提早為家人和自己準備了一份醫療保險,那麼就可以多一份安心,也多一分希望。

尊享 e 生百萬醫療特惠版,是由眾安保險承保,水滴保保險嚴選平臺渠道首發的醫療保險產品。

「水滴保由騰訊領投,是公益籌款平臺水滴籌旗下保險嚴選平臺,旨在解決用戶事前保障與病後救助的醫療資金問題。」

價格低

首月全年齡段一律 1 元,次月起低至 12 元/月。

高保額

一般疾病最高報銷 300 萬,惡性腫瘤最高報銷 600 萬,最高可連續投保至 80 週歲。

100% 報銷

進口藥、自費藥都能報。

還有住院墊付服務,可以墊付住院押金及醫療費;

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吗?答案有些意外

現在還有特惠活動:

6 月 21 日當天購買,額外贈送 9000 元住院津貼(每天 50 元,最多送 180 天)。

-廣告-

「提醒:在您購買保險前,請仔細閱讀理解保險條款的各項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