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考研党,这些常识你都不知道,那就趁早放弃省的浪费时间

作为一个考研党,这些常识你都不知道,那就趁早放弃省的浪费时间

  1.考研高校选择

  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 最容易成功;

  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 最难成功;

  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最为理想;

  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 最能成功;

  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 最好成功。

  特别说明:A、B两种选择较为极端,一般不可取;C、D、E三种选择是较为理想的考研模式,也是可取的。

  2.院校及专业选择

  (1)该院校是985还是211

  (2)该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几位

  (3)近五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

  (4)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

  (5)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

  (6)近六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考前辅导班与否

  (7)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

  (8)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

……

  3.考研科目及分值分配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政治、英语是两门公开课,分值均为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是一门基础课,分值均为150分;另外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分值也是150分。

  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4.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完型10分,阅读A 40分,阅读 B(即新题型) 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 经济类(数三)

  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5.报名及考试时间(具体时间以网站公布为准)

  (1)网上咨询:9月12日-9月14日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2)预报名:9月25—9月30日(应届本科生)

  (3)正式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 每天9:00—22:00

  (4)现场确认:11月10日—11月14日 考生到指定地点交费并照相

  6.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

  第一天上午 政治 (8:30-11:30)

  下午英语 (2:00-5:00)

  第二天上午 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

  下午专业课 (2:00-5:00)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7.初试成绩公布及复试时间安排

  每年3月份会公布初试的考试成绩,复试一般安排在4-5月,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考研复试内容,虽然不同院校安排有所差异,但是大致的方面是统一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英语测试:含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口语考试分为两步走;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

  专业课笔试;

  面试(分为英语口语和专业课)。

  8.专硕 vs 学硕

  一般学校都开设有专硕和学硕课程。理论上来讲,专硕更偏实践能力,学硕更偏研究能力。实际上无明显差别。用人单位也不是非常看中你是专硕还是学硕,但在一些方面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与适用性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授课形式不同

  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通常研究生第一年上课时间较多,上课形式有小班和大班、讲座三种,修满学分即可,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第二年往后课程较少,主要工作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研究生有自己的导师,平常需要帮导师做一些实验,剩下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只要在毕业前完成自己的论文即可。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研一上课,研二给老师干活,研三找工作写论文。学习课程强度较低,全靠自己的主动性。

  (4)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有的要几万,有的却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

  (5)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不用参加全国统考,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直接读博,在硕士毕业后要参与考博考试,具体的情况要咨询招生单位。

  9.有关考研目的和规划

  首先我们要做决定的事情就是要不要考研,我们要明确的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为了那三年的学生生涯,还是追求学术?抱着不同的目的考研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我是亲眼看到为了荣誉而战的人的那种让人佩服的执着,如果自己的执念不是太深,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是太多,我身边的人从3月最开始一起奋斗的人,能站到最后的真的不到一半。

  如果你确定你要读研,是为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会为了自己提供一个很棒的动力,不至于动摇,不至于迷茫,所以在考研之前一定要考虑好。研究生不代表着就比工作,出国等等路线更好,在这样的未来的三年里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自己要计算好。读研还是工作好,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决定,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想要的未来来决定。

  10.考研初试加分及特殊政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这些考研小常识你都了解吗?希望这些小常识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19年甚至20年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