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酒席是在自己家里省钱还是到饭店划算?

鍩唁88888


在家里办肯定比较省钱。我家是农村的,一般我们这边办酒席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全包给专门做酒席的团队。这种主家比较省事,啥也不用管,五六百块钱一桌。这种团队,办酒席需要的东西她会全部带来,包括桌子、凳子、锅碗瓢盆等等。主家什么也不用操心,宴席过后,他们会自己打扫好卫生,然后再把东西搬走。这种全包的酒席,优点是省事,缺点就是菜不会特别好,分量也不会很足,因为包头会把人工费都算在里面。



还有一种酒席是半包给别人,就是请厨师帮忙做菜,加工费几十块钱一桌,目前我这边的行情是六十块钱一桌。厨师只管做菜,其它的事情都得主家自己找人帮忙做,宴席需要的一应物品也需要自己准备。这种半包出去的好处是,主家决定买菜的种类以及菜的分量,所以通常半包的酒席菜量比较足,菜品比较丰富。

总体来说,在农村里面办酒席省钱、菜品份量足。在酒店里办酒席,花钱多,菜品精致、环境比较好。


媛媛vlog


大家晚上好!

我是农村人,是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村人。按理说,应该是在家办酒席便宜,又经济又实惠,又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哎,您说怪不怪,这要是放在30年前,还真是这个理。可现在不同了,您就听我细细道来。

一、30年前,东北农村的婚礼

话说30年前,我仍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我二姐姐结婚,新郎官是住在我家前村的小伙子,距离我家二、三里路程。他家里条件非常太好,新郎官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两年前相继完婚,欠下亲戚朋友一大堆外债,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正在念书,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可是,父母没有办法,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没有钱硬着头皮也得去请媒人,要不孩子过了这个年龄段,打了光棍可就不好了。这时候媒人就带着小伙子,也就是开头的新郎官来到了我家,我们小的时候很少出远门,就围绕着自家屯子,干着自家活,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小伙子,外表看上去又很斯文,尽管穿的不好,但是非常得体,首先小姨子我这关是过了,我二姐姐只是笑了笑,表示不反对。我爸爸开口了,和媒人说,我知道小伙子家,人家挺好的,硬干,是过日子人家,他爷爷那辈就硬干,然后就和媒人说了一些,没过几天,媒人就带着小伙子、小伙子的父亲和小伙子家亲戚中能说会道、有头有脸的一行8人,带着聘礼来到我家。我知道,二姐姐的这门婚事是订下来了。紧接着就是过礼。这个环节很重要,处理不好就可能取消这门婚事,这就要看媒人的水平了。30年前,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好媒婆,养活一口家。说明当时的媒人在当时的北方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回到过礼这件事上,农村讲究两个孩子看中后过礼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女方的家人向南方家要东西,当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主要是穿的和用的,穿的都是给我二姐姐要的,用的就不一定了,大多数让二姐姐带到婆家,很少一部分我家里留下来用。当时农村流行四大件,谁家要是有了四大件,那可了不得了,如果家里再有男孩,媒人都会把他家门槛踏破。在那个年代,哪怕谁家里有一件,都会轰动整个屯子。您一定会期待这四大件吧!我说了出来您别笑,那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我家也不例外,给我二姐姐要了一大堆,小伙子家硬着头皮答应了。可是,没过几天,媒人又来了,这次是空着手来的,手里没有拿着彩礼。当时,在北方农村,两家孩子从过礼的那天起,以后两家的所有事情都由媒人去办,哪怕是捎去一句话,也得媒人癫癫地跑一趟,要是女方家里不讲理,媒人一天就不用干别的了,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行。还好,我的父母非常通情达理,就给了媒人一句宽泛的话,能给啥就给啥吧!媒人乐得直拍大腿,千恩万谢地回去复命了。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就像今天发生的这种现象,放在有些家庭里,一定会不依不饶,那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男方家里四处张罗,满足女方家里要求,否则就一拍两散。出现这种问题,后续的麻烦事就接踵而至,女方家里会设置各种障碍,给男方家里施加压力,接着就是过第二遍彩礼,更有甚者还要过第三遍彩礼。是不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接下来就回到开头我二姐姐的婚礼上。

那个年代,别看没有钱,可比现在的婚礼热闹多了。

1、结婚头一天,媒人两头跑,主要是为了婚礼当天顺顺利利,高高兴兴地把新娘子迎娶进新郎官的家门。我家里人及其亲朋好友就围着媒人,告诉新郎官家给新娘家必须准备的离娘肉,离娘肉主要是四样,两斤重的一条猪肉、两根大葱、五谷杂粮五捧(也就是每种粮食各一捧)和一把斧头,这些都用红布捆上,放到一个写有大红喜字的红色脸盆里,如果新娘家人又想起什么,媒人还得再去传达。

2、结婚头一天,一对新人不能见面。并且这天晚上的婚房要有一个男孩压床,这个男孩要么是新郎官的亲弟弟,要么是新郎官的亲侄子,实在没有也得是新郎官伯伯或者叔叔家里的相应辈分的男孩,一定是男孩。

3、结婚头一天,双方还有接亲的环节。北方农村讲究家里办喜事,派出大队伍头一天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亲朋好友邀请到家里,年纪大的越多越好,这预示着家族兴旺。接着吃酒席更有趣:首先家里要挑选一个屯子里有名望的长着,也叫知客人,帮助家里安排酒席,知客人就开始安排客人到左邻右舍家里吃酒席。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就需要把酒席安排在各家各户,有放一桌的,有放两桌的,一桌8人,12个菜,以素菜为主。有条件稍好一点的,会炸点丸子,这种饭菜就相当于当时的过年。

尽管吃了好几天,还是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有些东西都是自产的,还有就是邻居送的,农村就是这样,一家有事家家帮忙。当时根本就没有去饭店办婚礼的习俗。

4、婚礼当天::这一天就是我二姐姐出嫁的日子,早晨,家里人早早就起来了,给二姐姐梳妆打扮,当时非常简单,擦点雪花膏,穿一件红色的衣服,就代表着是新娘子了。新郎官尽管很穷,接亲车还是很体面,雇了一台大轮车,也叫大轱辘车,后面有一个大大的敞篷的车斗,蹲着能容纳60人,雇一辆这样的车一次需要200元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当时随礼就2块、3块、5块的,关系好的才20元钱。尽管一路颠簸,风吹日晒我还是感觉很享受,因为坐上车了。

5、大轱辘车刚刚进到屯子头,远远地就听见了吹拉弹唱和鼓乐齐鸣声,声音越来越近,随着几声炮响,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我们送亲的人接进了屋。新娘子,也就是我的二姐姐,还在车上,我的弟弟坐在二姐姐旁边,正等着新郎官给赏钱呢。我这个弟弟,很调皮,打开红包一看,没有下车,他不下车不好办,新娘就没法下车,主角不出场,剧情就无法继续,无奈,新郎官只好又递上一个红包,才算过了这一关。婆家的代表马上拿出一块四四方方的红布,蒙到二姐姐的头上,让二姐姐到事先准备好的装有离娘肉的脸盆里抓一把五谷杂粮兜在怀里,领着二姐姐往前走。这时候新郎官正站在院子窗前的一张典礼桌前等着新娘,新娘一到,两个人立马就拜了天地,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五谷杂粮扔向了一对新人。大家簇拥着把二姐姐二姐夫送入了洞房。接下来新娘把兜着的五谷杂粮全部撒在炕上,上炕坐到大红喜被上,这叫坐福;新娘还要在装有硬币的水盆里捞钱,只允许捞两次,这叫抓财。这还不算完,等到散了酒席,亲戚朋友还是捉弄这对新人,晚上还要闹洞房,这一环节很残酷,不分辈分,怎么戏弄这小两口都不过分,过了今晚,那可就不行了,所以大家就抓紧时间,想尽一切办法。

30年前的婚礼好把!又省钱又热闹。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一些更有趣的下次再说。

二、30年后的婚礼——今天

婚礼豪华了,形式也变了,就拿办酒席来说,农村人都订酒店了。为什么?是因为在家里办花钱多,不划算了。现在酒店的酒席也是12个菜,大鱼大肉全都有,一桌下来包括酒水300元钱。如果在自己家里办,又要借桌子、椅子、锅碗瓢盆,还要准备酒水饭菜,张罗下来一桌至少500元钱,家人还累个够呛,您说,划算不划算?

所以,时代不同了,办喜事的方式也随之改变。我们要与时俱进!

虽然这件事已经是老生长谈了,现在农村的小孩子都不知道有过这件事,老人们也都不愿意提起这件事,那就让过去的苦难岁月永远尘封在记忆里吧!。


东北退休石油工人


肯定是在自己家里省钱了,现在农村都是办坝坝宴,有各种款式的。可以请厨师煮菜多少钱一桌,厨师排单食材可以自己买;也可以包圆什么都不用管,按标准四百左右一桌都很不错哦。


柠城小哥


肯定家里省钱些


小林De生活日记


肯定在家里办省钱,同样的价格,在农村里我们村都是请专业厨师带团来,同样的菜品,拉回大堂里,厨师们忙配料,猪,鸡,鸭,鱼,我们少数民族的客宰羊杀牛少不了,提供优质的食材。在他们专业的厨艺技能下一道道美味便上桌,客人上桌直叫好,量足,色香味俱全,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很多人愿在家里办,虽说农村里多吃几顿,麻烦了点,但一种情感的交流就多了,既传承了几百年来的文化,若在城里办,一顿就散了,难得相聚的远亲朋友既使见面都在短短时间里随便问候,饭后便各自离去,感觉伤感,有些人多希望能多在一起聊聊吹吹。。。。。。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