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6+2"超長補時!巴西VS哥斯達黎加比賽多補2分鐘有問題?

黑幕?

補時階段進球,巴西球迷瘋狂慶祝 圖據東方IC

哥斯達黎加隊可能小組賽被淘汰回家後也心有不甘!

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E組第二輪面對巴西隊的生死戰中,他們面臨了“6+2”的超長補時。最終,就是在這極具爭議的超長補時裡,他們堅守了90分鐘的球門,被巴西人在補時階段連入兩球,徹底擊潰。引發賽後極大爭議的更是巴西隊的第二粒入球,在6分鐘常規補時後,荷蘭裁判比約恩?凱珀斯仍未吹停比賽,直至98分鐘,內馬爾打入了巴西隊的第二球,終場哨才最後響起。

慶祝進球時,巴西隊主帥激動得摔倒了

面對首輪被瑞士逼平的巴西和“命懸一線”的哥斯達黎加隊,這是場誰都不願輸掉的比賽。雙方在沉悶的大部分時間裡,讓人記憶深刻的無非兩點:

一是,下半場內馬爾禁區被哥斯達黎加隊員拉倒,裁判通過視頻裁判改判點球,這也是首次通過視頻裁判將點球取消的判罰。

二是,在常規6分鐘補時後,荷蘭裁判備受爭議的將比賽拖到了第98分鐘,致使內馬爾打入了巴西隊的第二粒入球。

黑幕?

國際足聯對補時是怎麼規定的?

2016至17年國際足聯新規第七章對補時有明確規定

1、每個半場比賽中損失的所有時間由裁判予以補足。

2、替換隊員。

3、對受傷隊員的傷勢評估與移出場地。

4、比賽中無畏消耗的時間。

5、紀律處罰。

6、競賽規程允許的用於喝水或其他醫療原因的暫停時間。

7、其他任何原因包括任何延遲比賽重新開始的重要事件(例如進球后的慶祝)。

8、第四官員在每半場最後一分鐘結束前展示由裁判決定的最少補時時間。

9、裁判員可以增加補時時間但不得減少補時時間。

10、裁判員不得因上半場計時出錯而改變下半場的時間。

黑幕?

分析:也許,荷蘭人比約恩是因為90分鐘後巴西隊作出的人員調整(第2條),同時也是因為補時階段巴西隊的2粒入球(第7條)消耗了一些時間,他“酌情”的考慮(第9條)增加了補時時間。

荷蘭裁判比約恩凱珀斯

本來一場即將悶平的0比0,因為補時階段的兩粒入球,讓人們的視野集中到了荷蘭裁判比約恩?凱珀斯身上。

1973年出生的他早在2006年時就取得FIFA國際球證資格。同年,他執法了U17歐洲國家杯決賽。此後,比約恩曾多次在歐洲聯賽、歐冠聯賽等大賽中擔任裁判,隸屬於荷蘭足總A級球證之列。

但比約恩?凱珀斯的“成名之路”卻一直伴隨著爭議。在2012年4月,比約恩在冠軍盃複賽次回合AC米蘭對陣巴塞羅那的比賽中擔任裁判,比賽進行至第40分鐘,巴塞羅那隊準備開出角球,米蘭中衛內斯塔在禁區內拉扯對方中場布斯克茨球衣後將其拉倒,身為主裁的比約恩決定判給巴塞羅那一個點球,這一判罰在賽後引發了極大爭議,比約恩也在賽後迅速成為了爭論的焦點。

比約恩的裁判之路與其父親的工作經歷也不無關係,年輕時代的比約恩希望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但隨著後來逐漸對球員生涯失去興趣,繼承了父親的工作,也成了一名裁判。目前,他除了是一名裁判之外,同時還是一家超市和一家髮型屋的經營者。

黑幕?

比賽中的比約恩凱珀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