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一般柔软的食材,竟可拴着卖成为云南一张名片,众人争尝


倘塘是乌蒙山南段的一个小镇,以出产黄豆腐闻名。全镇占地面积383.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4.4℃,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马铃薯、土豆(洋芋)、大豆等农作物。 黄豆腐是倘塘镇最普遍独特的美食,也因此倘塘有了“黄豆腐之乡’的美誉。方寸大小的倘塘黄豆腐以“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着卖”的独特煮挂方式和风味名扬四海,曾在昆交会上创下日销售8吨的记录。

倘塘黄豆腐质地细腻、味道鲜嫩,切片、切丝、煎炒或凉拌等都各有风味。看之,娇嫩欲滴,食欲大增;食之,滋嫩可口,满口留香。为了让白色的豆腐在喜庆的节日中增添吉祥的色彩,倘塘人把做好的白豆腐又用小块的纱布包裹起来,浸放在一种叫姜黄汤的汤汁里煮上十来分钟后,黄色的汁水便渗入到豆腐块的外层去了,这时候的豆腐就成了黄豆腐,金黄色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饱满。

黄豆腐的制作工艺比一般的豆腐讲究,从选豆、碾碎、到煮浆、再到点膏、压制,每一步都由资深妇女操作。尤其点膏时,必须十分讲究,俗话就说“豆腐好不好,全凭石膏放得巧”。倘塘豆腐选粒是来自高山上未曾施肥的黄豆,用该地特有的黄石碴矿泉水浸泡后,用石磨耐心地磨出来,然后进行烫浆滤渣、酸浆点制、包块成形、火煮染色、上串吊挂等工序,最后形成了小镇上独特的一景——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拴着卖。


在宣威,在倘塘镇上,以及越来越多的地方,早就出现了专门售卖黄豆腐的门店。

或慕名而来,或为增加菜肴而来,人们聚集在门店,购买黄豆腐。

如今的黄豆腐门店,除了售卖主打产品,也售卖着其他当地土特产。

名声在外,很多人念念不忘,很多人就想尝尝,于是或托人、或亲自购买、或买来送人,黄豆腐成了联络感情的一种有效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