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這個6月有點不太平,互金平臺連連爆雷,股市跌破3000點。

我盤點6月爆雷的互金平臺:安徽星火、五星財富、唐小僧、錢滿倉、國恆金服、錢媽媽、富軒投資、365儲蓄家、聯邦金控……

從本質上來講,平臺爆雷、股市下跌都是因為“流動性風險”,而流動性風險無非就是金融去槓桿下滋生的風險。

那麼金融去槓桿是怎麼回事?流動性風險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理財?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避開暗坑,賺得更多?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金融去槓桿後的大邏輯

近兩年來,金融緊縮、去槓桿、資產荒等一系列的金融術語頻出,可能很多人難以理解這輪金融緊縮背後真正的邏輯。

我先講講金融去槓桿化背後的大邏輯。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高度依賴信貸的經濟體,所有的經濟發展動力都是依靠信貸擴張。

只要稍微出現債務問題和經濟下滑的趨勢,央行就會開啟新一輪的貨幣寬鬆政策予以化解。

在這種情況下,實體企業(特別是國企)、房地產、金融機構等經濟體都形成一種信仰:有問題,央媽會出來救火。

這自然就強化了各個經濟主體不斷借錢的動力,反正只要給錢,就可以維持資金流不斷,照樣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當然,在企業狂加槓桿的過程中,國家為解決企業、政府的高槓杆問題也是出力出策,把一部分槓桿轉移到老百姓身上。

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種轉移槓桿的方法就是通過樓市來收割老百姓,將老百姓的槓桿加到最大。

至於具體怎麼操作,之前說過很多,這裡就不講了。反正結果就是老百姓把錢都拿去買房子了,存款也很少了,也揹負大量的房貸。

最重要的是,在國家意志下,作為支柱行業的房地產也越來越演化成一個吸血鬼,瘋狂地吸引來自實體經濟的資金,畢竟樓市的投資回報率實在太高了。

你想想看,如果你開了個廠,辛辛苦苦幹了一年之後,發現不如在年初買套房,然後坐在家裡喝茶吹水賺得多,那你還拿錢開廠嗎?

其實這背後也是實體經濟蕭條的真實寫照,說白了就是房地產掏空了實體經濟。

這樣一來,就會產生了兩個弊端:

一是大量的錢(還是加槓桿跟銀行借的錢)都流入了房地產,形成了貨幣空轉。

二是信貸增速快於實體經濟增速,這意味著借的錢永遠還不了。

其實不只是實體企業,之前銀行也是這樣子的,將理財產品通過層層嵌套,最終錢還是流向房地產。

至此,中國經濟出現資金“脫實向虛”問題。從2008年到2017年,非金融企業槓槓率飆升,看一下數據,你就知道有多恐怖了。

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3萬億,非金融企業負債僅30萬億元;而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 7.5萬億,非金融企業負債卻達到130萬億元。

這樣對比一下,就知道過去10年,非金融企業負債增速比利潤增速快太多了。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雙管齊下去槓桿

高槓杆率的狀態意味著經濟運行有較大潛在的風險,在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警示下,其實我國對槓桿率也高度重視。

既然債務危機岌岌可危,那就要實施“去槓桿”政策了。從去年開始,中國就開始“金融去槓桿”的征程。

說白了,金融去槓桿就是降低各類經濟主體負債的比例,讓他們少借點錢,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而企業要借錢,無非就是兩種渠道:一是跟銀行借錢,二是跟百姓借錢(大家買了理財產品就是借錢給企業)。

國家為了讓企業少借點錢,有兩個辦法可以做到:一是貨幣政策,包含提高借錢的成本,也就是加息(我們其實已經在變相加息了)以及少印錢;二是強化監管,堵住漏網之魚。

貨幣政策方面,其實就是從源頭上控制錢的總量。

從去年開始,整個貨幣供應增速是下降的。從M2增速看,2018年已經穩定在8%出頭,M2增速已經小於GDP+CPI,這是自2000年以來最低的增速了。

央媽不敢像以前那樣隨意放水了,所以現在連商業銀行手頭也變緊,大量中小銀行都在忙著找大行借錢捱過苦日子,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也越來越高。

但去槓桿不是說央媽不再放水了,我們還是能看到央媽通過定向降準、置換降準、臨時降準、MLF、SLF等各種手段變相放水,但這些錢都流向親兒子國企和老相好房地產了。

過去長期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旦實施資金緊平衡政策,市面上就會出現錢荒,錢就會變貴了。

資金面一緊張,企業跟銀行借不到太多錢,就無法填補債務,日子可就難過了。

但這幾年,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融資渠道更多元,資產端多種多樣,企業自然把目光瞄向了互聯網金融。

但機智如國家隊,從去年開始,我們也看到國家陸陸續續頒佈各種監管政策。

資管新規、公募基金新規、貨幣基金新規、互金整改、險資用途規範以及銀行業同業存單監管等各種政策統統都出來了。

這就是去槓桿的組合拳之一,通過監管政策的實施確保貨幣政策的有效落地。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股市下跌?互金爆雷?

所以,現在大家很清楚了,國家去槓桿的過程就是一個市場出清的過程,表面是造成資金面緊張,導致流動性收縮,實際上就是在淘汰更差的企業。

你現在能理解生意為什麼難做了嗎?因為市場出清的過程也是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原來路徑依賴強的企業,必然很難生存。

這流動性風險也讓很多投資人叫苦連天,畢竟資本市場錢不夠的時候,很容易影響大家的情緒,說白了就是大家都覺得風險高,資金開始收縮。

先來看看股市,股市已經跌破3000點。在我看來,這是必然結果,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為什麼會暴跌呢?說白了,就是大部分上市公司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

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一個特徵,就是為了借錢,拿大部分股票去銀行、券商質押,這也是股東加槓桿的一種行為。

有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42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比例超過90%,其中99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質押比例為100%。

這種融資方式大受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影響。其中資管新規對於資產管理計劃、信託計劃等產品的約束,導致一些公司面臨股價震盪的可能。

而當股價大幅下跌時,券商為了拿回本金,自然會強制平倉,低價賣掉股票,這又可能引發資金鍊進一步收緊,又反過來加劇股價下跌,進入負反饋循環。

截至6月14日,168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低於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的平倉線,其質押股票存在爆倉風險。

另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銀行、券商不願意再把錢借給這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由於質押的股票到期後無法繼續融資導致出現流動性危機。

說到這裡,應該很好理解為什麼股市暴跌了吧?

更恐怖的是,現在中美貿易談判再次破裂,又開始撕逼,疊加美國加息週期,進一步加劇市場資金的恐慌,資金不逃跑才怪。

說到互聯網金融行業,6月份就爆雷了十幾個平臺,爆雷的方式千奇百怪,在我看來無非就兩種:一類是龐氏騙局缺少後續資金爆雷,一類是資產端逾期而爆雷。

第一種,龐氏騙局爆雷。

老百姓已經加足了槓桿沒什麼錢了,有點錢的在股市也被割得差不多了,現在物價也開始越來越高,你讓人家怎麼繼續跟你玩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的玩法就是借新還舊,沒有錢流入,自然就爆雷。唐小僧說白了就是一個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的龐氏騙局,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爆雷是很正常的。

唐小僧爆雷不是一個個例,接下會有各種龐氏騙局(高返平臺、資金盤等等)都會爆雷的。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一個預警:留得本金在,不怕沒錢賺。

第二種,資產端逾期爆雷,這裡又分為兩種情況了。

一種是上市公司因為從銀行裡借不到錢,就收購了一些P2P平臺玩自融。當上市公司虧得徹底的時候,還不了老百姓錢的時候,就雷了。

另外一種就是P2P平臺老老實實撮合資產端和理財端,但由於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的實施、資金面緊張、實體經濟凋敝、企業應收賬款無法兌現等原因,本來就是借新還舊的企業實在還不了P2P平臺的錢,違約了。

這樣子,P2P平臺就面臨資產端逾期的問題,目前這種形勢,太容易碰到這些企業了,一旦形成規模,平臺就雷了。

如果你有投資P2P,就能感受到最近各個平臺的運營活動頗多,各種加息、各種刺激,花樣吸引大家去投資。

這是在監管政策的實施下,很多業務都不能做了,平臺資金面緊張,各大平臺都在搶流動性。

股市下跌、互金平臺爆雷,這些都是在意料之中。

財富大洗劫開始,挺住!

今年,註定是金融系統動盪的一年,也必然是債務危機大爆發的年份。隨著資管新規等的執行,未來幾年,不良資產引發的債務危機會持續爆發。

在這裡,我給大家幾條建議:

1、在投資P2P平臺時,要選擇有強大實力背景、風控能力強的平臺。

一是因為投資人比較信任這些平臺,不容易因為恐慌而導致擠兌。

二是風控強自然就已經將負債過多的企業拒絕門外,減少違約的可能性。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大平臺或者大企業背書的P2P平臺,不一定風控能做得好,你要搞清楚裡面賣的P2P理財產品是平臺自己的,還是代銷的。

有些無良的大P2P平臺就根本不做風控直接賣產品,很容易坑到那些只看“大”然後就投資的小白。

2、至於要不要現在去股市抄底呢?在我看來,形勢尚不明朗,謹慎為好,我覺得還能再跌。

3、很多龐氏騙局(資金盤等)將會逐漸爆雷,所以大家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要學會判斷,找準再下手。

也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認為能薅一把羊毛就出來,你哪裡知道資金這麼緊俏,是不是兩天就跑路?

4、炒樓的人,下半年開始會很難過,所以別輕易玩槓桿。

5、有些人喜歡貸款,然後拿去理財,想著賺取利差,要小心咯,別用小概率的贏去賭大概率的輸。

6、別過度消費,未來是一個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雷不是隻有一個,未來會更多,這場財富大襲洗劫只是剛剛開始,我們要做的就是認清這種趨勢,然後從各個細節上保護自己的財富。

還是那句話:未來已來,各位珍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