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莫言誰的成就大些?

雲中飛呀飛

魯迅的成就大。

莫言是一位偉大的、犀利的小說家,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如《透明的紅蘿蔔》、《檀香刑》、《蛙》、《酒國》等。他的創作精力與焦點,都集中在小說之中,少有涉及其他領域。魯迅就不同了,詩歌、散文、設計、學術、雜文等各個領域,都有突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魯迅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新舊交接的時代。在他求學期間,文言文是文壇主流。所以,他的一篇《狂人日記》是開天闢地,開創了白話文小說的新領域。此後,《孔乙己》、《阿Q正傳》、《故事新編》、《傷逝》等小說無不是現代短篇小說的經典。其中,阿Q、孔乙己已經是文學史的經典人物形象,“國民劣根性”的代表人物。魯迅小說寫得少,可一出手就是大師手筆,可見其天才。

在小說創作方面,魯迅是一個了不起的文體家。熟讀他的作品的人,應該清楚他幾乎每篇小說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其中,在《故事新編》之中,他幾乎玩遍了所有敘述技巧。所謂先鋒派寫作,其實能在魯迅哪裡找到淵源。

在民國年間,白話文尚不成熟,許多文體與句式還在探索之中。在散文寫作領域,聞一多曾寫過一篇評論,認為民國作家之中,散文寫得最好的人是二週,即是周樹人、周作人兄弟。兄弟倆開創了中國現代散文的兩個傳統。魯迅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既金剛怒目的嫉惡如仇,又有菩薩低眉的溫柔。所以,魯迅的雜文是一把“匕首”,而回憶性散文則充滿了溫馨。周作人的散文傳統,則是閒適沖淡、文人意趣。

再說,魯迅在做學問方面,其視野之廣、其見識之深,亦令人歎為觀止。《中國小說史略》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典小說不可逾越的高峰,“填補了小說研究史上的空白”。魯迅對《金瓶梅》、《史記》、《紅樓夢》等書的點評,振聾發聵。此外,魯迅還了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整理唐代傳奇小說。可以說魯迅重新發現了唐代傳奇的價值。

魯迅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家或學者就能概括的,他沒有專注於某個領域,但每個領域單拎出來,他都能做到頂尖。魯迅就好像是一個十項全能的選手,每個單項拎出來,他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王輝城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義,把魯迅與莫言放在一起比較都是一種無知。

“魯、郭、茅、巴、老、曹”是新中國對現代作家的官方排名,改革開放後也有人對這個名單提出爭議,或者把去臺灣的林語堂、梁實秋等人,把大陸的沈從文等,甚至把金庸也請出來一起比較。經過多年的不斷討論,並沒有哪一位能夠挑戰魯迅的文學地位。甚至今天經常看到把不知道真假的魯迅語錄拿出來懟當下一些事件。

莫言固然是一位得了諾貝爾獎的作家,但這個獎的評選條件及翻譯等佔了很多因素。曾經老舍也被提名,但可惜他自殺了,而取消了評選。比較當代作家,陳忠實、路遙等的作品,比莫言更有時代性。

魯迅作品的高度,是對一個時代的吶喊,對中國人性的警示!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魯迅是一座豐碑,是可以代表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壇屹立的智者!


幾葦渡

莫言獲得廣泛的知名度還是在他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陸作家,這也極大地滿足了國人對諾獎的垂涎,剛獲獎那會兒莫言也是風光無二,是最受關注的文化人物,諾獎光環,讓莫言的知名度超過同期與他寫作水平不相上下的幾個人。他的作品《紅高粱》《豐乳肥臀》等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品,但是在當代中國文學,特別是小說“普遍垃圾”(顧彬語)的狀態中,莫言的作品也僅僅是合格,但完全稱不上優秀。三五十年之後再回首這段時期的文學作品,極少作品還會被記得被閱讀。

諾獎和幾部合格作品,也是莫言最大的成就。至於他的“圓滑”則是當代中國作家的普遍狀況,則為諾獎這個級別作家不恥的品質。



說到諾獎,魯迅也與諾獎有一點關係,從作品上,魯迅的作品是不輸於任何偉大作家的作品,但魯迅根本就看不上諾獎。諾獎頒給魯迅的話,那是諾獎的榮耀。回顧近現代中國文學史,如果要評選一個最重要的作家,非魯迅莫屬。他的語言,思想都是撼動了漢語,給漢語帶來了變革,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依舊需要不斷讀魯迅。更不用說,他的戰鬥的一生,不妥協,給無數後來人的光亮。


老李有刀

首先,拿莫言與魯迅先生來作比較,就已經是對魯迅先生的貶低與侮辱了。試問,這二人的文學才華、思想境界,在一個高度嗎?

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為人正直、風趣、嫉惡如仇,具有家國情懷與豐富獨到的思想見解,他的文采驚人,寫下的文章與小說,也飽含樸實、真摯的情感,是對黑暗腐朽的舊社會、舊思想最有力的抨擊。魯迅先生,人品很好,文學修養很高,他的筆觸十分犀利而深刻,對中國社會與中國人的習性,瞭如指掌,也總能一針見血地指謫出病根所在。先生對那些麻木的中國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他筆下的“阿Q”,愚昧落後,自欺欺人,欺軟怕硬,總是以“精神勝利法”來自我麻醉,這又何嘗不是大多數麻木的國人的性格呢?

魯迅先生,是一位轟動世界文壇的超級文豪(“世界十大文豪”之中,唯一的中國人),也是目光如矩、見微知著的思想巨人,更是一位熱愛祖國與人民的革命鬥士。魯迅先生的思想文字,就仿若天上的明月星辰,永遠照耀著中華大地,滋潤華夏兒女的心靈,他是文學與思想的偉人,是中國幾千年以來,最懂中國的一位驚世巨匠、文壇泰斗。魯迅先生的小說,對中國人作出了最客觀、最透徹的分析與論斷。不管以前、現在、將來,哪怕五百年後、一千年後、一萬年以後,魯迅先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是一座偉大的豐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深切地懷念魯迅先生。

莫言,他的小說與文風,有些崇洋媚外,迎合西方人之口味,刻意醜化中國人民。他的文筆很一般,與路遙、陳忠實等優秀作家相比,還有些差距,更別提與魯迅先生相比了。至於思想,也略粗淺,缺少認知與高度。

其實,中國有許多優秀的作家、文學家,他們的文學作品,並不比那些外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差。而歐美及日本的作家,也並不是寫的就比中國作家好。所以,我們要有文化自信,不能老是去崇洋媚外。我相信,中國人是有才智與骨氣的,也不缺人才精英!


湛雲居士朱曉風

魯迅和莫言,沒有可比性。一篇《蛙》的長篇小說,獲得洋人諾貝爾的文學獎,硬要把魯迅和莫言放在一起劃等號,竟令周身起雞皮疙瘩。在那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年代,魯迅發出的,是一位革命者的聲音,是喚起人們覺醒的聲音,喚起人們砸亂搗毀封建社會的聲音,魯迅是一名革命者,更是一名衝鋒陷陣的戰士。是對建立新中國有一定貢獻和功勞的偉大戰士。莫言與之比肩,差乎十萬八千里。

毛主席對魯迅評價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三個家,莫言恐一項都是可望不可及。只是在和平年代裡,在文學路上比人勤奮努力寫了一些受洋人崇拜,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學作品罷了。

就拿莫言受洋人獎的《蛙》這部長篇小說來說,以一位曾經革命者‘’我‘’的姑姑,集革命者,醫務人員,計劃生育工作一身,對曾經的中國國策的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弊端進行了悲歡離合,戲劇性,故事性的描述和揭露。小說結尾用戲劇的表演形式,用主人公姑姑的嘴說,‘’一個有罪的人不能也沒有權力去死,她必須活著,經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嚕,咕嚕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輕鬆的死去。‘’這裡,莫言用姑姑的言語對於她在計劃工作中行為進行了懺悔。

從《蛙》所反映的和抨擊的弊端來說,視為國策的計劃生育政策在實行過程中就不能有錯?這項工作是不是值得商榷?而就是這部作品獲得洋人的諾貝爾文學獎。單從作品的思想性,豈能和魯迅相比肩,簡直天上地下。

宇宙是個矛盾體,世界是個矛盾體,人類社會也是個矛盾體,永遠在對立統一中循環反覆,對錯沒有絕對,都是相對的。人的死亡,是靈魂和思想的滅逝,肉身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世界裡,大自然中。

拿莫言和魯迅比,稍懂一點中國現代歷史人來說,令我笑豁大嘴巴子。和魯迅比,莫言只是個天天想有餃子飽腹 ,搖筆桿子的寫手而己。


手機用戶斷山口20863

要說魯迅先生和莫言誰的成就大一些,我毫不猶豫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成就不僅僅是文學這一個方面,他是一個文學家的同時,也是一個思想家,在之前的文章裡面我說過了《狂人日記》的價值,但是魯迅先生的文學貢獻不是一部作品就可以概括,他的散文、雜文在當時的文壇乃至現在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峰,《野草》被稱為是魯迅心靈煉獄熔鑄的詩,雜文則是同筆下的小說一樣表現了對國民性、社會的批判,他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刻而明顯的影響。



此外,魯迅還引進外國文學,列夫托爾 斯泰、車爾米雪夫斯基等的文章及其思想。再來說說,魯迅對青年的影響,在聽孫鬱老師講課時,瞭解到魯迅先生十分疼愛青年,時常救濟他們,蕭紅蕭軍都接受過魯迅先生的幫助,即便是在魯迅先生臨走之前,他的周邊還是圍繞了大批的青年,他同青年從來都是朋友的相處模式,他的堅韌、勇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直到我們現在也在接受他的影響,是去主動接受我們民族的脊柱和民族的靈魂的影響。



再來說莫言,他是中國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我讀過他的書也很多,我的感覺是他的作品是癲狂的,總是能引起人們閱讀的快感,在讀過之後,可以感受到,有的是對民間原始生命力的呼喚,有的是對民間文化精神的讚揚,但是或許是時代的原因,讓如今的一代人不再像五四時代的知識分子那樣同時擁有著創造與叛逆精神、人文主義精神和憂國憂民的精神、“拿來主義”的開放精神。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莫言的作品肯定是比魯迅多一些,但是就文學價值、思想性來說,莫言無法跟魯迅同日而語。

莫言的書我看得很少,不太能夠引起太多思考,於我個人而言,不太具有吸引力。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東西是否真的就具有世界文學造詣評價、鑑定的最高水準?未必見得。


中華五千年文化底蘊,他們也未必就真能讀懂,之所以我覺得莫言的東西無法跟魯迅比較,就在於魯迅生於亂世、國家患難之時,他的作品具有很深的思想高度。

眾所周知,文學高度的評價不僅僅是華麗的辭藻、優美的語言、曲折的故事,最重要的還是其中蘊含的思想。真正的文學作品是應該具有讓人醍醐灌頂、叩問內心的人生哲理等思想性的。


而魯迅先生的作品具有喚醒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思想性與感召力,他能夠成為那個百家爭鳴時代的一種文學標誌,絕非浪得虛名。

就我讀過的文字,不用說魯迅了,即便是王小波,莫言也還有很遠的距離,喜歡文學的朋友可以讀一讀王小波的作品。



以上只是個人立場之淺見,不能代表權威定論,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討論。


謝金澎

拿魯迅與莫言的文學成就相比較,就應該先對比較點“文學成就”的內涵作一番探討,然後才能進行兩相觀照,比個高低。

一個作家是否有“文學成就“,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衡量:1、文學作品的質量;2、文學作品對社會和歷史的影響。為什麼不把文學作品的數量作為比較標準呢?因為數量多不見得作品質量高和影響大,而數量少只要有高質量,其對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曹雪芹只寫了一部作品《紅樓楚》,卻比幾十部、幾百部平庸的文學作品強得多。

拿這兩個標準衡量魯迅與莫言的文學成就,高下立判。魯迅的作品包括小說、詩歌與雜文三個部分(其它作品暫不列內,如板畫、書信等),其小說即使不是長篇鉅製,尤其是《狂人日記》,卻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奠定了一個里程碑式的地位: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先河,在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魯迅的作品雖然沒有進入諾獎評委的法眼,但他的文學作品的巨大影響卻不是一個諾獎可比擬的。再說先生的雜文,歷史早有定論,那是刺向反動派的“七首”與“投槍”,其質量就不用多言了。

莫言的小說在當代中國的文壇引領了魔幻現實主義風向,這是他與同時代其他名家的不同之處,但他的作品在國人中的影響卻是不溫不火的,許多讀者不認可他的文學成就,理由是與他比肩的大作家還可以列舉幾十位。這就說明,雖然得了諾獎,但他的文學成就並沒有高出其他名家,不像魯迅在同代文豪中獨樹一幟,是當之無愧的翹楚。

至於說到諾獎,雖然是人人眼紅的一項獎項,但除了自然科學方面的諾獎很少引發世人詬病外,其他和和平獎、文學獎,卻常常受政治因素的干擾,評得不能服人。如2000年獲得諾獎的高行鍵,其作品就不受國人歡迎,他在移民法國之前,在國內算是二流作家,可就得了諾獎。所以說,不能把獲得諾獎作為比較評價的標準。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首先這個提問就是一個無知的表現,略通文學的人就不會這樣對比。

看到有人說文學家,說思想家,我想問問哪一個思想家不是文學家?哪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沒有深刻的思想?

還有人說看不懂,那麼我不能說他沒有思想,只能說他的思想水平只能思考柴米油鹽,男追女泡的麻木生活了。

確實,現在我們的生活和魯迅那時比,提高了太多,但是凡是過了而立之年的人現在看看魯迅的文章,你能沒有感悟嗎?那是你年已過了而立人卻還沒有立!

人性,在任何時代都是相通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洞察人性,那是要扒皮見骨的,沒有這個狠辣勁你連自己都看不清,何談涵蓋眾生的人性!那你看不懂魯迅的文章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是“看不懂"這三個字只代表了你個人,不能想當然地用這三個字下結論。

所以我個人認為,魯迅和莫言的文字都是突出了人性,就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流傳千古的奴性,所謂奴,以順為德,以忠為德,不論是非,不求善惡(但是我們自認為順眾為善,逆眾為惡,萬事不可出格,壞了祖上的規矩)。

魯迅和莫言我都是很敬佩的,因為他們的書我都看了不少,我自認是沒有資格評價他們的。但是我個人對魯迅的文字是偏愛的,因為在我看來,中文的作品,思想之深刻,文筆之精煉,沒人比得了魯迅。

但是莫言的書也是非常有味道的,他的思想也是獨具一格的。不過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見解,

因為我是一個水平非常有限的人,不敢妄言大家是非,只能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li194773012

魯迅和莫言所生活的時代不同,因而他們在文學創作上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二人都是偉大的文學巨匠。

魯迅生活在舊中國時代,那個時代的中國,內憂外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對生活又非常的麻木,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恰好都是為了喚醒沉睡中的他們,其言辭犀利,針針見血,猶如寒冬臘月的一盆冷水,讓人立刻精神煥發。魯迅先生的文學造詣或許後世之人能夠超越,但其思想境界卻不是後世文學家能夠超越的。
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一華人獲獎者,這對於無數從事文學創作的華人來說,真的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事,莫言為祖國爭光了,因為全世界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何止千萬,但莫言能夠成功摘的諾貝爾文學獎,足以證明他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大家。

但莫言又不能與魯迅先生相比,因為莫言生活在今天這個太平盛世,物質生活極其充裕的時代,他不可能有魯迅那樣的思想境界,畢竟時代的土壤不同,但其文學上的造詣還是足以讓莫言名垂青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