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東莞丨一頭獨角獸,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國芯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近期熱議的中興事件,背後折射的是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長期受制於人的現實,面對中美貿易戰和中國製造2025的關鍵時期,困境中的集成電路產業將如何突圍?

為此,筆者走訪了廣東合微集成技術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微”),以探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思路。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合微CTO鄺國華

“降成本不是第一要務”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發展雖然速度驚人,但在中高端市場仍十分薄弱,無論是核心技術配備,還是研發創新能力都處於弱勢,形成了低價競爭、同質化嚴重的行業亂象。

在國內芯片產業普遍強調性價比的大環境下,處於後發劣勢的IC企業要在夾縫中發展,有多條路徑可以選擇:一是往下走,cost down(降低成本),二是往上走,performance up(把性能提高),三是往大走,開拓創新。

合微毅然選擇了後者,矢志不移,堅持自主研發之路。

“中國集成電路企業想在這個市場環境中發展,不能只有強調性價比這一條路。我們要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合微CTO鄺國華博士強調,“降成本不是合微的第一要務。就算我們造出與別人一模一樣的芯片,也是不能改變中國芯片行業的現狀。”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僅僅成為芯片設計者,還不夠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一般來說,芯片完成設計後,還需要通過圓晶加工、封裝測試、SMT組裝成成品,目前從芯片到成品的通道間還存在著諸多障礙。

鄺國華解析,過去中國汽車電子業的發展領域是存在不少侷限的,很多企業選擇的是靠工藝和設計在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器件,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走的是自下而上道路,一旦出現問題,便沒有合適的器件和技術解決問題。但如果走自上而下的道路,從系統架構和算法出發來進行芯片集成,結果是不一樣的。

因此,合微採用從芯片到模塊,再到產品系統方案垂直整合形式,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便可以直接跟客戶進行對接,在芯片的核心技術上進行提升便可以改進,這對於整個生態的優化比較容易。

基於這一認識,決定了合微產業戰略佈局包括:一是芯片設計;二是芯片到成品的設計、製作與封裝。合微不僅要成為芯片設計者,還要成為產品解決方案的垂直整合者。如今,上到芯片,下到模塊、成品,都是合微一手“操辦”。在TPMS上應用的自主研發設計MEMS傳感器從實驗室走向規模量產商用,這在全球只有三家企業可以做到,在中國僅有合微一家。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合力創芯,構建汽車資源共享的新生態

品牌东莞丨一头独角兽,是造不出真正的中国芯

汽車芯片技術市場門檻非常高,國內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非常少,且長期被海外廠商壟斷,其深厚的技術的壁壘導致了開發工程師在平臺間切換、驗證、拓展時需要耗費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阻礙國內汽車電子的發展。

“為何不直接打造一個開放處理器技術平臺,讓更多芯片公司、軟件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共同參與汽車芯片設計、功能開發,然後把最好的產品拿給客戶?”合微最新研發的國內首款車載處理芯片正試圖改變這一狀況。

開源是什麼概念呢?“開源的核心是資源共享”,鄺國華博士用手機產業做了一個類比,“以往諾基亞手機只使用自己研發的系統和軟件,把其他的玩家都拒之門外,最終導致了自身的潰敗。開源最大的區別是,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芯片上進行編程,就像任何人都可以寫一個應用程序,改變iPhone的功能一樣。汽車可不可以這樣?目前還不行。如果我們把這個開放處理器技術平臺做成,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應該會更上一個臺階。”

鄺國華博士說道:共享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既然意識到資源共享的作用,合微便願意敢為人先,付諸實際行動。

面對龐大的汽車芯片產業和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僅靠合微一己之力是無法改變當前汽車芯片產業格局。這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但合微將繼續做下去,也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企業一起參與進來,並逐步形成中國自己的行業技術標準,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芯片的國產替代,與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