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填报好的高考志愿是我们的必修课,要了解并掌握关键原则和方法,亮出五大基础法宝让你选择不再困难。

一、先出分后划线,先投档再定线,排名是关键

二、批次清,志愿(分数)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三、志愿相同看分数,分数相同看小分,专业选择也适用

四、志愿(专业)要选满,剩有余额才补录(调剂)

五、院校专业有梯度,专业注意冷和热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法宝一:先出分后划线,先投档再定线,排名是关键

研究志愿报考,离不开分析“招生计划”指标,就如我们计划经济年代的“粮票布票”一样,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烙印。

所以离不开招生计划的研究,严格对比往年的情况发现规律,有没有变化?例如有些细分专业改为大类招生?招生人数相比去年有什么变化?

批次线怎么出来的呢?

就是常说的一本线、二本线、专科线,它直接将考生划分了层次,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道分水岭。

先出分后线划是指年每年只有当高考成绩正式统计出来之后,才能根据最新招生计划来划定各批次分数线。

要做到三知:知分、知线、知排名,也就是等分数出来后,知道孩子在省份处于的位次,给孩子一个标准的参考标准,在报考志愿时有据可依。

常见的问题:填报志愿时:只看一下该学校的录取的分数线,是不是够分数线就能被录取呢?

我们来看一看档案历险记:

考生被高校录取是一个结果,你知道里面经历了什么艰辛吗?

报考志愿的“三方”和“两步走”

三方是指:考生和家长、院校和专业、考生所在的省市教育考试院。

两步走:第一步选学校:考生档案从考试院投往高校,省考试院说了算。

第二步:选专业:考生档案被高校入档后安排专业,大学说了算。

先投档后定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来,最低形成批次线,形成专业线,以全省的总体排名来报考(位次)是最科学的算法。

高校及专业的投档及录取分数线是如何确定?

高校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投档过程中形成(关注大小年的问题,生源低于往年也许会分数线低)

专业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投档过程中形成(扎堆报考某学校,会水涨船高)

说白就是投档后才会形成的录取分数线,看看周围的报考情况,例如:大家都报计算机,那么肯定分数线会高。

把前三年的全省排名来看,才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法宝二:批次清,志愿(分数)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两种规则:

顺序志愿: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第一志愿的考生,开始提档工作,从高到低排序,就像做广播体操排队一样,按比例从高到低提取,如105%的比例。定了高校后再审专业。所以说第一志愿很重要。

平行志愿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保护高分学生,高分再选,依次往低来选;特点是有多个并行志愿,有6个志愿,先看A、B、C依次往后看;报考了六所高校,如果第三个投档成立,那余下的三个高校也不再投档。批次清,分数清。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法宝三:志愿相同看分数,分数相同看小分,专业选择也适用

当总分相同的时候,才会出现拼小分的时候。

专业投档的时候也会有专业相同的时候看分数,分数相同看小分。

专业录取规则:

1、 分数优先:进校后高分先选,直到这个学生选到为止。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2、 志愿优先:志愿第一。如西北政法大学。

3、 分数、志愿结合方式:有分数级差,从高分到低分排队,3、1、1、0,如报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专业没有被学校录取,则减2分,再按分数来投档。考虑到专业要冲一下的时候,减去级差后第二个专业能否被满足?得要有谋略有策略,一定要看一下学校的专业规则是怎么制定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法宝四:志愿(专业)要选满,剩有余额才补录(调剂)

例如在填考志愿的时候,一批有6个志愿,一定要选满;专业有6个的时候也要选满,然后服从调剂。

法宝五:院校专业有梯度,专业注意冷和热

科学合理的平行志愿梯队是一条上扬的梯队。成绩-志愿分=分数差,放在一起来分析。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不要怕,马上动手一起了解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法,提前了解和准备,及早动手,一旦高考分数出来就是让大家挥剑决策,直接动手的时候,而不是你才刚

高考志愿填报不等人!知分、算线、看排名,立马就动手!

开始学习填报志愿规则的时候!

不要怕难,让我们来细心研究,一起为孩子打好高考后的决胜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