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和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

治疗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和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

治疗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和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在严重哮喘病患中,嗜酸性粒细胞 - 支气管炎和平滑肌功能障碍对磁共振成像(MRI)通气异质性的影响。

方法:我们测量了在27名严重哮喘患者中,吸入超极化气体MRI对作为平滑肌功能障碍标志物的沙丁胺醇的反应,以及作为气道炎症标志物的痰 - 嗜酸性粒细胞及其对通气异质性的相对影响(量化为通气缺陷百分比(VDP))。在沙丁胺醇前后,也进行了肺量测量和强制振荡气道阻力测量。基于痰嗜酸性粒细胞和沙丁胺醇前后VDP对患者进行二分类,并评估生理学测量结果。

测量与主要结果:对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受控制(≥3%,n = 16)(p = 0.002)以及该项受控制的患者(<3%,n = 11)(p = 0.02 ),吸入沙丁胺醇后MRI VDP得到改善,独立于FEV1的改善,表明平滑肌有所反应。在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受控制的患者中,沙丁胺醇后持续存在更大的VDP(p = 0.004)。沙丁胺醇后VDP与痰 - 嗜酸性粒细胞相关(r = 0.63,p = 0.005)。

结论:在严重哮喘患者中,MRI区域性识别气道疾病的炎症和非炎症成分。对于不受控制的嗜酸性粒细胞 - 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后持续存在通气异质性,这可能是气道炎症的功能性后果。

治疗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和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