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 不宜過分誇大影響

事件】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國方面正式宣佈,基於對中國的“301條款”調查結果推出相應的貿易制裁措施:1)對價值至少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包括航空、信息產品以及機械產品等;2)對中國對美投資施加限制;3)部分爭端提交WTO仲裁。

中美貿易戰 , 不宜過分誇大影響

【中美貿易戰點評】此次貿易制裁最終落實需要的時間較長。2017年8月17日,特朗普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發起針對中國的“301條款”調查。向前看,貿易制裁落地還需要一系列步驟:USTR將花費15天提交具體的加稅產品名單,隨後產品名單將有30天的公示及徵求意見期,最終USTR才能結合公眾意見做出決定。

老巴認為,強行引入貿易戰可能使得美國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雙輸”可能性在上升。但也不宜過分誇大其影響,因為:

1)特朗普引入貿易戰更多是為了應對中期選舉的政治層面考慮,如果對美國增長和物價造成過大負面影響,將意味著引火自焚;

2)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互補性大於競爭性,且中國目前自身內部市場體量越來越大,對外需的依賴相對下降;

3)中國對美國的出口2017年約在4300億美元,中國向美國的進口約1600億美元,分別佔中國全部出口和進口的19%及8%,是中國僅次於歐盟的貿易伙伴。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中國有望主動調整貿易結構,進一步加大全球開放步伐來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具體涉及的領域方面:

1)從簽署備忘錄來看,首當其衝的是針對中國計劃加徵25%附加關稅的行業,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術、機械領域

2)貿易佔比較高的行業也會受到影響。從當前的中美貿易行業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儀器(根據分類主要是家電、電子等類別,佔出口總量48%)以及雜項製品(12%)、紡織品(10%)、金屬製品(7%)等。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則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儀器(30%,主要是資本品)、運輸設備(20%)、化工產品(10%)、塑料及橡膠製品(5%)等;

3)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未來中國可能為應對中美貿易戰加大對一些領域的開放,包括汽車、醫藥醫療、金融、養老、傳媒產品等。

貿易戰對各行業影響彙總

電子】中美貿易戰對電子行業的影響較大: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整機生產基地,除了高端的處理器芯片、射頻芯片、存儲芯片等電子器件主要依賴進口以外,國內基本圍繞著電子整機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配套體系,大部分上游元器件及零組件都是在國內生產。從A股上市公司來看,影響最大的有兩個:第一,蘋果供應鏈,很多公司與蘋果高度綁定,來自蘋果的訂單對公司的收入有重大影響。第二,電視以及電腦用液晶面板相關公司。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三星、LG佔據著主要市場份額,三星、LG的手機面板基本都是自制,所以貿易戰對手機面板企業影響不大。

計算機】初步評估來看,貿易戰會影響部分公司的海外收入,尤其是市場短期內會有情緒上的擔心。

通信】影響視各家企業對美出口的佔比來定。

家電】會影響對美出口佔比較大的家電企業。但美國家電產業基本空心化,代工大多在中國,貿易戰對美國國內家電企業影響也會很大。

新能源】中美貿易戰對光伏、風電行業的影響並不大,因為美國很早就對中國的風電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保護本國GE的風電業務;同時2017年的201法案也提前透支了國內光伏產業的需求。

輕工】目前貿易戰不會對輕工板塊造成顯著的影響:(1)美國反傾銷法規定,反傾銷產品一般需要確定出口國政府對出口產品提供了支持補貼。但輕工板塊這邊由於市場競爭充分,政府資本沒有過多的干預,普遍不存在該問題。(2)美國對我國反傾銷的行業主要是全球性產能過剩、美國本土失業嚴重的行業,如

鋼鐵、化工等。而輕工行業中除了造紙外,其他子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並不嚴重,而造紙則受制於運輸成本的問題,進出口金額不大,預計不會成為美國貿易戰的落腳點。

軍工】我國出口美國的航空航天產品主要是補償貿易項下的航空零部件轉包產品,如波音零部件轉包、GE發動機零部件轉包等,這些都涉及到國內一些航天企業的業務,但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都不高,此外國內民用航空基本沒有進入到波音供應鏈體系。美國此舉主要是為了遏制中國發展高技術產業。這將倒逼中國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新時代呼喚軍工大發展。全面貿易戰必然伴隨外資、軍事領域緊張,對軍工行業利好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