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將面臨就業難,這個工具將給企業省去超半數人力(下)

會計將面臨就業難,這個工具將給企業省去超半數人力(下)

【導讀推薦】

報銷、費控線上化的優勢在哪裡?如何實現費控更高效、更透明?歡迎查看上篇

互聯網下半場,企業既要學會省錢,還要學會花錢,把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

什麼企業適合使用易快報?這個工具既然可以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那他收費貴嗎?

來 源|易選型

嘉 賓|馬春荃

主持人|王昆鵬

王:易快報此前也參加了我們正和島易選型——年度企業服務案例大賽,獲得了企業成功案例大獎。我們特別希望馬總能與我們分享一下,為企業在報銷和費控管理方面帶來借鑑意義?

馬:這種案例很多,這個客戶叫僅一科技,它是國內自動化包裝領域融合的企業,他整個構想的思路是這樣的,他認為過去企業的IT化是大而全的,一體的業務體系。面對現在業務的變化他需要每一個業務單元,不僅是IT部分,組織業務單元要更敏捷的適應市場的動態變化。易快報的模式是可以讓他在過程當中平滑的切換,而不是規劃三個月,實施半年,然後用了五年,不動了。

易快報本身對接外部第三方系統,使數據明細和打通,也使它在前面促進效率降低成本費用的核心訴求之一。他需要內部的管理可以高度的貨幣化,企業老闆就可以高度的放權。這樣既解脫了員工,也解脫了老闆,讓它成為一個高效敏捷的內控系統。

王:能不能結合某個場景,對使用易快報的流程做一個描述,可以讓我們更加直觀地瞭解到科技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去重,重複報銷是電子發票到來之後巨大的風險,同樣也是對財務非常大的風險,一旦出現重複報銷或者是假票入賬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白白支出。而對接消費平臺、數據聚合的平臺,就幫助員工錄入的信息真實透明,重複的電子發票報銷這一個點上就極大的提升了效率,降低了風險。所以易快報的標語就是幫企業省錢,讓員工省事。

會計將面臨就業難,這個工具將給企業省去超半數人力(下)

王:什麼樣的企業更加適合易快報這種費控平臺產品?

馬:報銷這個市場,應該是更廣闊,每家企業都需要,甚至行政事業單位都是需要的。但核心突出的目標是分兩個圈層,兩個畫像。一個是通過行業來去看,這個行業叫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是軟件廠商、諮詢公司、事務所、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些廠商報銷多,都是白領。所以都會有差旅、外勤、打車等等這些商務活動,所以它報銷的頻率很高,所以它整個工作負擔很重。

還有一個企業畫像是依據組織形態多分公司,多辦事處,多門店,三多的企業。第一,不在同一個地方,來回寄送發票,週轉週期長,效率低

第二,監管失控,只有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和雲端的方式,才能夠及時的監管。這兩類是在電子發票和電子辦公時代,最核心的客戶群體,他們內化的剛需支撐他們必須有一套能夠跨地域,能夠時時,能夠移動化的這樣的一鍵報銷服務。

王: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如何解決?易快報怎樣平衡企業的通用需求和個性化需求?

馬:易快報做的是組件化,組件化的初心是來自長期做軟件的過程當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教訓,寫死代碼和開關,肯定是不能的。必須把零件做成標準化零件,螺絲、螺母、板材,課件。當搭建出這些組件的時候,可以看到個性化需求是可以通過組件拼裝出來的。現在看到的企業的個性化,實際上是通過場景的抽象就可以變成技術組件。這樣就解決了至少90%以上的客戶痛點。

小微企業我給它預支的能力,中型的企業,可以快速的變更,我讓它有變更的可能性。大型企業的時候會分成不同的集團子公司,那每一個集團子公司的模板又是不一樣。需要組件的個性化,模板的自定義。如果有外連的企業對接,可以通過對接的接口,如果這個還不夠,那就是接入接口。自己如果有SaaS平臺的話,有一些業務數據也會對接上,不僅是說搭建一個內部閉環個性化流程,還要有客戶自己的業務形態。

王: 怎麼樣靈動響應客戶變化呢?有具體的客戶團隊來跟進客戶在使用過程當中的效果嗎?

馬:客戶服務團隊去服務客戶,跟客戶保持實時的溝通,當客戶遇到問題的時候,響應機制是遠高於傳統廠商。而且優化和調整可以在線實時的完成。所以就會更關心我們客戶用的好不好,用的到位不到位,有沒有新的需求和新的隱患,這個就變成了主動出擊,就是主動進行客戶調研和回訪,來滿足客戶深層次的,現在沒有描述出來的需求和問題。

王:您對於未來在費控以及企業服務市場有什麼樣的判斷?我們展望一下未來。

馬:未來SaaS市場一定會走到公有化,細分專業化,整個世界的演進也是這樣。企業級的服務未來會走向碎片化。因為你要把原來鐵板一塊的汽車拆散成零件,碎片化。

第二,專業化。這些零件必須由專業化的廠商來去完成。

第三,

標準化。因為到了專業廠商的時候,就會打造出標準的螺絲和螺母。隨著標準化的出現,那就是高客流通性,數據流通會形成一個整合,現在很多的信息都是因為競爭導致的。A廠商不能對接B廠商,B廠商不能對接C廠商。(這是一個很痛的點)企業說,現在買傢俱只能一套全買海爾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們不能連接。

易快報做費控報銷領域,因為易快報一直的初心和價值觀就是說要能夠廣泛的對接企業在費控、消費、支出、核算上的所有平臺,所有的場景。然後打造出圍繞企業核心,而不是圍繞一個機票的OTA廠商,也不是圍繞一個餐飲廠商,也不是圍繞一個ERP廠商,是企業的訴求,然後去連接這些場景,連接這些平臺。

王:像費控和報銷體系能夠基本實現在線化和雲端化大概還要多長時間?

馬:我預計三到五年,短的話應該是三年,因為國家有一個針對電子發票的發文,電子發票一旦普及,那麼企業用電子發票平臺是一個效率的極大的優化,這是基於電子發票的爆發點。

基於中國的管理升級,就是精細化管理升級

,王興也說,互聯網已經到了下半場,下半場是什麼,就是揀棗核吃,就是肉已經不多了,所以需要學會省錢。第二個學會花錢,花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所以費控報銷,不僅是報銷流程的效率工具,而且它是一個支出管理的績效解決方案。

王:公司在增收、提效,也在不斷對既有的成本進行優化,如何看待這些優化出來的成本?

馬:它是一種投資,費控是一種投資,同樣的錢投到哪一個項目上,投到哪一個團隊上是不一樣的,跟投資人是一樣的。投資人並不是說不投這個錢,投在有價值的像易選型的平臺上,就獲得高額的回報,投到死亡的項目上就不行。那就通過費控再聯通你的績效來看,就能夠把你投資回報率和未來柺杖投資的方向能夠規劃和刻畫清楚。

會計將面臨就業難,這個工具將給企業省去超半數人力(下)

王:接下來看一下在交流過程當中,在我們直播平臺和易選型的用戶群當中有什麼樣的具體問題。

➤問:如果將報銷和其他的比如出差、外勤管理等功能做到一個系統裡,可以實現嗎?怎麼實現?

馬:這就是廣泛的連接和廣泛的聚合,首先易快報是從事前的申請,包括差旅申請,到事中的定票,機票、酒店的訂購,到事後的報銷是全程打通的。所以你用易快報的話,基本上能夠把所有的部分囊括在裡面,你事前的申請就可以有預算的控制,事中訂購的時候也有差標和規則的體現和控制,事後保障可以對它進行結果的管控。

➤問:這個系統真正操作起來簡單嗎?有沒有遇到公司的員工比較牴觸,不願意用的情況?

馬:說實話會有遇到,為什麼會遇到呢?工具始終是被人利用的,系統是高度靈活性的,可以在小的企業裡搭建出適合大的企業管控的標準。所以一旦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是管控過度導致的,就是你的夾板上的太嚴了,一個初創型的公司,不要用預算,用一些標準就可以了。一個成長型的公司,更多的進行梳理分析,而不是要為關鍵業務部門進行費用的管控。但是從產品本身的體驗性,可以做到0.5天到3天的上限,而且員工的體驗更好。因為

易快報是一個移動優先、體驗優先的產品價值觀。產品團隊人員是來自騰訊和新浪的人,並不是來自原來工業行業的人。

➤問:賣多少錢,怎麼收費?這是個成本問題。

馬:產品實際上分不同的版本,是按照人和年來收費,是從120塊錢一個人每年到260一個人每年,就是一個人員大概是每天10塊錢到20塊錢。還會有私有化和個性化的部分,私有化和個性化的部分就是按照平臺加我們的人、天時。其實一個人一年在120-260之間的服務,對於一家100人到1000人的公司來說,也就是幾萬塊錢到十幾萬塊錢的費用。一兩萬到十幾萬的費用,我可以給大家透漏一個信息,我們可以省下人工大概75%。但是我們真實的客戶那裡直接省掉了四個人頭的財務報銷。

王:數字化的到來讓整個企業在財務報銷流程當中的每一個模塊進行著一些定製化的處理,讓所有的企業從線下通過在線的方式,從你的訂購到你的報銷到最後財務核算變成一個在線的數據化流程。企業都會算一筆具體的賬,那我們投入了一筆成本,為企業節約了更多的費用,這就是一筆投資,這筆投資為我們帶來更大的收益。

最後我們也希望易快報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更大的收益助力企業發展,另外馬總今天也準備了非常多的福利,今天在花椒,一直播,鬥魚平臺上收看我們節目的觀眾,以及通過內容傳播關注易觀產品的朋友帶來一些福利:

為了回報易選型的客戶,易快報提供5000元產品代金券(新用戶,成單金額大於1萬),以及6個易快報的定製抱枕


易快報用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