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不了情緣

市殘聯、大連晚報社聯合主辦市殘聯成立30週年主題徵文活動 9

春天的故事

王琳瑜

看到大連市殘聯成立30週年徵文活動的消息,我的思緒就情不自禁被帶進了一段“春天的故事”裡了。這段故事起始於1997年,我兼職分管甘井子街道殘聯工作,結束於2001年。五年不了的情緣延續至今……剛接手殘聯工作,就遭遇了“請殘疾人出門難”和“求人幫忙難”的實際境況。

針對這兩難,我牽起了“殘疾人自強自立與全社會扶弱助殘手拉手”這一條主題紅線,通過走訪摸底篩選,組建了由視力、肢體、精神三種類別的6人自強事蹟報告團。又通過向全社會借力借勢,重點突出一個“幫”,建立了以大連市交警支隊培訓處、大連市臺灣事務辦公室秘書處、甘井子農貿市場黨支部和工商所、甘井子區殘聯、街道機關幹部、24個社區居委會為骨幹的自上而下從轄區到社會的助殘幫困網絡,使全街87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各自得到了三種不同方式的幫助——包戶、助學、鄰里互助。接著“紅領巾助殘”上場了。14名紅領巾志願者助殘小分隊隊員,大年初三分頭到殘疾人家中拜年;召開紅領巾與自強代表座談會;組織學生到街屬福利企業新穎綜合廠勞動;組織殘疾人職工和同學們一同去雙臺溝搞海上活動……有了接觸瞭解,同學們完成“我敬佩的殘疾人”命題作文48篇,完成寫給殘疾人的信56封。殘疾人給同學們回信21封,盲人王海英還用盲文給同學們回了一封信。工作局面打開後,利用全國助殘日區長走訪的機會,反饋了殘疾人想有自己網站的願望,得到了區長的支持,當場拍板並指示區信息中心,為殘疾人劃撥一塊平臺,讓他們也用自己的特長為社區建設發揮作用。兩個月後,由肢殘青年王楠、付毅超設計製作的街道殘聯網頁,正式鏈接到甘井子區政府網站上,我和殘疾人朋友們的視野也由此得以拓寬和延伸。《社區殘疾人事業五年發展策劃案》是我以街道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的身份,申報高級商務策劃師提交的職務戰略策劃案例,其內容都是我親自主持策劃實施的。五年時間,我和殘疾人朋友及其家屬們,更有社會各界的仁人志士,一同演繹了太多太多的助殘故事。當年《社區殘疾人事業五年發展策劃案》的文本案例,記載的曾經的故事,又恰好是情緣的見證。2002年我被本單位調動工作,不再兼管殘聯工作。2003年,我被區委組織部調動工作去了另一街道。從此我和甘井子街道的殘疾人朋友有了地域上的距離。可距離反而延伸了我們彼此的不了情緣。距離越遠,情緣越真越純。在今天,還有許多的殘疾人朋友依然能記得我的名我這人。我也依然知道他們許多人的現狀,並一如既往地牽掛著他們。我知道,他們很多人心裡一直都有夢想,只因自身狀況和環境所限,比常人實現夢想難得多。我知道,他們的父母越來越為他們的未來擔憂,焦躁的時候甚至會心裡絕望。我說不清楚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緣牽掛。如今我退休了,我的晚年生涯要和他們再度共同演繹更多的春天故事。

作者系泡崖街道退休公務員(來稿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