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的造車邏輯

小鵬汽車於2014年中成立於廣州。在其官網上,企業的核心目標被定義為“為生而互聯的年輕人,造互聯網電動車”。雖然很早就投資了小鵬汽車,且先後進行了三次增資,但何小鵬在過去很長時間內,都並非真正的“局內人”。直到2017年8月底,何小鵬踏出了另一隻腳,正式離開阿里巴巴集團,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

他的正式加入令小鵬汽車開始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關於人才吸引,關於資本籌措,更關於公司格局。從單純的財務投資人到真正意義的上企業領路人,何小鵬究竟如何看待新勢力造車的前景?

在董揚的描述中,何小鵬將“造車”分為四個階段:設計、製造、服務和使用。與傳統企業造車相比,他自認為,除了製造階段,在其他三個方面都具有優勢。

在設計階段,新勢力造車可以跳出傳統思維,不是單純地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和資金投入設計汽車,而是聚集更多資金,聘請更多人才,設計更好的汽車。

在售後服務階段,新勢力造車可以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傳統企業的間接委託服務,改進為互聯網式的直接服務。既能從根本上提高用戶體驗,還能節省資金。

此外,傳統車企只負責造車,不過問使用情況,這種模式的前提是必須設計、製造出適用於全球各地所有用戶且滿足全天候行駛要求的汽車。而何小鵬的思路是,

根據不同用戶的特點,因需定製汽車。

何小鵬坦承,汽車產品與互聯網產品截然不同。前者適用短板(木桶)理論,而後者則適用長板理論。“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在產品的各個方面確實需要做到均衡,不能存在短板。與傳統企業相比,我們在製造、質量、零部件供應等方面的短板有限,可以通過適度提高成本進行彌補,但在服務、用戶體驗等方面,我們具有先天優勢,這些方面恰恰正是傳統企業的短板,而且不是用有限的投入就能彌補的。”他如此對比道。

差異

何小鵬還分析了新生代用戶與傳統用戶的差異。前者並不單純執著於產品質量的細微差別和產品品牌,而更注重產品的體驗和服務。換言之,即使都依據木桶理論,也有新舊之分:“舊木桶”是由性能、質量、品牌等木板箍成,而“新木桶”則增加了服務、用戶體驗等木板。他將傳統企業比喻為善於製造“舊木桶”的老木匠,但在造“新木桶”時非但不佔優勢,還天生處於下風。

和李書福的看法相似,何小鵬也將傳統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進取型企業,另一類是保守型企業。

他認為,小鵬汽車已經有實力完勝保守型傳統公司,將來還有望和進取型傳統企業一爭高下。

“當然,說得有道理,並不等於成功,‘何小鵬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董揚看來,新勢力造車企業挑戰傳統企業的邏輯應該引起傳統企業的重視,其中提到的幾點“劣勢”也正是傳統企業需要改進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