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自西方工業革命後,鋼鐵企業一直被視為進步的標準。中國在過去雖然也有煉製鋼鐵的地方,但一直都是小作坊,產量不高,根本不能滿足近代化社會的需要。晚清時期,中國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的倡導下,開始推行洋務運動。

所謂洋務運動,就是希望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武器、科技等,用來自救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引進鋼鐵企業,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不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時的中國,雖然有人想要引進鋼鐵企業,但真正懂的人卻沒幾個。更何況有很多人都在反對。他們都以影響“風水”,“氣運”為理由,阻攔洋務運動的進程。

但張之洞還是決定在湖北創辦一個鋼鐵企業。他是湖廣總督,在張之洞的設想藍圖中,湖廣將來不僅是一個工業重鎮,同樣也是一個金融中心。這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設想。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對於湖廣地區而言,它們算是得到一個大便宜了。因為這個方案原本應該在兩廣地區實施的。只是因為張之洞的臨時調任才更改的。但創辦一個鋼鐵企業,遠遠不是描述藍圖那麼簡單。當時不只是中國沒有創辦過鋼鐵企業,整個亞洲也是先例。

從選址、選礦料,以及鐵廠的人才、經費,樣樣都是大問題。張之洞雖然是翰林出身,卻對處理實際事務並不陌生。一開始的時候,事情辦得還算順利。即便是最難的經費,因為張之洞受慈禧賞識,所以漢陽鐵廠的經費還算穩定。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張之洞因為對創辦鐵廠的陌生,認為中國地大物博,樣樣都有,沒有提前檢驗礦石的屬性。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圖為張之洞畫像

這樣一來,漢陽鐵廠前面架設煉製鋼鐵的鍋爐不僅無法使用,煉製出來的鐵水也成了廢料,質量很難保證。漢陽鐵廠開始連續虧損。朝廷方面,也因為鐵廠的虧損,勒緊了經費的調撥。漢陽鐵廠陷入困境,張之洞急得整個人都變了形。

漢陽鐵廠並非回天乏術,最簡單也是最難的解決辦法,就是經費。只要有了經費,漢陽鐵廠可以購買新的鍊鐵爐。可朝廷的經費遲遲無法下撥,張之洞只能從德國、日本手中籌集經費。當然,這麼做肯定要付出一些代價。只不過,終於可以換來漢陽鐵廠的重新開工。這是一個比較無可奈何的決定。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圖為張之洞劇照‘

但這個做法,為中國換來了近代第一座鋼鐵企業,也是亞洲第一家鋼鐵企業。漢陽鐵廠的規模極為龐大,可以做到年產鋼鐵總量達到12萬噸。其中鋼軌的產量,達到了2萬餘噸。在當時的中國而言,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產量。而且,後來漢陽鐵廠鋼鐵的質量非常優秀。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圖為漢陽鐵廠老照片

甚至其中一些鐵軌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仍在堅守崗位。而漢陽鐵廠也因為特殊的歷史價值,被列入工業遺產的保護名單中。

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年產鋼鐵12萬噸,現被列入遺產保護

圖為漢陽鐵廠的鋼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