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紅軍時期某次戰鬥,與敵人肉搏。時任連長王近山毅然決然的與一“大塊頭”為對手,他左右開弓,就像螳螂鬥黃雀一樣。兩個人扭打成一團,最後滾落下山崖。“大塊頭命喪當場,王近山死裡逃生,於是”王瘋子“的綽號由此傳開。

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王近山將軍的大名傳播開來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韓略村戰鬥。1943年10月,當時的八十六旅旅長王近山奉命率領十六團由太嶽開赴延安。臨行之前,陳賡將軍特別囑咐,直奔延安,中途不要戀戰。途中經過臨汾東北的韓略村的時候,王近山得知日本每天都有運送物資的車隊途徑於此,於是決定在這設伏,打一波在走。但是部下都勸他不要戀戰,但他就是不聽,這場仗非打不可。於是王近山在大路兩旁設下埋伏,誤打誤撞的一舉殲滅了日軍華北司令部"戰地觀察團“的一百多位成員,其中有少將旅團長一名,大佐聯隊長六名,其他的都是中隊長一上的軍官。王近山速戰速決,打過就走,日本人追都不知道往哪追。主席聽到這件事很高興,會見了王近山將軍,說:”韓略村的戰鬥打的很好。“

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王近山將軍帶兵作戰,仗打的很巧妙,在解放戰爭時期,部隊擴充了很多的新兵,每一次打仗。王金山將軍都是用老部隊打頭陣,等打出來優勢敵人潰敗的時候,然後再讓新兵衝上去,繳獲物資抓俘虜。正因為這樣,每次新兵打仗,首戰必勝。王近山將軍稱之為”老部隊啃骨頭,新部隊吃肉。“正因為這些策略,王近山將軍率領的六縱雖說新兵眾多,但是幾仗打下來就成為晉冀魯豫部隊的主力部隊。1947年,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向六縱學習》。

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王金山將軍性格急躁爭強好勝,不計後果,尤其是在打仗的時候。1946年9月,劉伯承、鄧小平想要發動定陶戰役,一舉消滅敵軍的王牌部隊陳錫田所率領的整編第三師。在開作戰會議的時候,劉伯承問與會的將軍們誰願意打主攻?王近山將軍看周圍的人都沉默不語,再也按奈不住了,拍桌子就站起來:“我就不信吃不掉他一個陳錫田?司令、政委,,我們縱隊堅決要求主攻,剩下一個旅,我就當旅長,剩下一個連,我就當團長。“最終在這場戰役當中,王近山將軍大顯神威,在全殲第三師的戰役中奪得首功。

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1969年,在北京”九大“會議期間。許世友將軍找到機會就跟毛主席說:”我們現在在著手準備打仗的事,現在有幾個候選的人,能打仗,但是也有錯誤,你看該怎麼辦?“主席笑著說:”誰“。許世友將軍回答說:“比如王近山“。”王瘋子啊,我知道的,可以。“在九大會議之後,王金山將軍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他是李雲龍原型,卻比李雲龍還要傳奇,率領新兵打成戰區主力部隊

1978年,王近山將軍在南京去世,鄧小平同志親自審閱他的悼詞。由於按照他當時的級別只能按照軍級待遇辦理後事,於是在第二天,中央軍委補發任命通知,任命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為南京軍區顧問,喪事按照大軍區領導的待遇辦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