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1965年陸小曼過世前也沒放下畢生摯愛徐志摩,她向身邊摯友提出欲與徐合葬。但在她過世後,徐家卻由徐志摩與張幼儀所生之子徐積鍇出面拒絕了她的遺願。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徐積鍇自小在徐家養著,由舊式家長開蒙,少年時期也在徐家度過,儘管後來留洋接受教育,發展事業,但早年那些舊思想也給他的價值觀上了禁錮,與他那一直在追求新思想、新生活的父親大相徑庭,因此他頗看不起陸小曼,甚至從未將其認為是父親的遺孀。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他對父親是有崇拜之情的,在接待胡適一行的美國訪學之旅時,他看到這些老先生都有妙齡女郎相隨,不禁感嘆,若是父親在世,也必定能有許多女友為其文采傾倒投懷送抱。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鑑於此,這位仁兄對陸小曼的生前作為就很有偏見了。徐陸二人的最後一面,以爭吵收場,當時正逢發病情緒敏感的陸小曼,因為得知徐志摩是要去赴林徽因之約而氣急敗壞,用吸鴉片的煙桿子敲碎了徐志摩的眼鏡,見證這一場景的徐家人,在徐志摩過世後將此事告知了徐積鍇,當時只有13歲的他便將父親離世之悲轉移到了對陸小曼的恨上。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由於家中祖父母的成見影響,他對翁瑞午和陸小曼的關係也很有意見,深信不疑兩人早已勾搭成奸,卻一直無視陸小曼的自辯與翁瑞午家人提供的種種證據,更無視翁瑞午在父親生前對他的照顧。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翁瑞午甚至在徐志摩第二次赴歐時,為了給他攢盤纏,十分慷慨地將自家收藏的名畫文物相贈,讓徐志摩出門在外如果手頭不便也能有個照應。雖然陸翁二人後來同居,但一方面由於陸的身體贏弱不堪,另一方面翁的工作繁忙後又積勞成疾,雖悉心照料陸小曼與她同室,兩人關係或許也如陸小曼所說,並無發生逾矩之事。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但不管怎麼樣來說,陸小曼在徐家人眼中,印象都非常差,所以自然不會讓她跟徐志摩死後同穴,跟著徐志摩一起受徐家後人祭拜。

張幼儀之子,為何理直氣壯地拒絕,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