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从血腥暴力的余华,到温情,充满爱意的余华,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是生活柔软了他,还是他学会低头和妥协?在这本书里,一切都有了答案。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像余华这样的作家,

批评界对他的解读大概比他自己的著作都厚,

就像我们从小到大都会在语文考试里,

一遍遍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写“两棵枣树”之类的问题,

读书的人总是会比写书的人想得更多。

余华的写作与评论文章互相成就了彼此,

小说也得以在离开本体后,

进入阅读者的脑海中肆意生长。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对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余华这样解读:

“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

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如同复印机似的,

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

在其长大成人以后,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庸;

其所作所为都只是对这个最基本图像的局部修改,

图像的整体是不会被更改的。”

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混乱时代中度过的他,

意识深处铭刻最深的就是血色和死亡,

他以近乎癫狂的方式记录下那些梦境。

这倒是颇符合弗洛伊德关于童年创伤的理论,

饱受梦境折磨的余华书写了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

却没能让自己得到解脱,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被梦境“杀死”,

才走出心灵困扰。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有时候,人生和写作其实很简单,

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

然后一切都改变了。”

余华在讲故事的同时用文字疗愈自己,

思考和找寻都是在弥补心底蔓延的伤口。

于是一个全新的余华诞生了,

不再背负着厚重的精神枷锁,

变得平和而柔软,

更像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朝九晚五”。

“日常生活貌似平淡和琐碎,

其实丰富宽广和激动人心,

而且包罗万象。

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

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

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想亲历一场重大时刻其实很简单,

难的是巅峰过后的低谷时期,

那些重复又重复的平淡日子,

有时候会朝着我们张开黑洞般的“血盆大口”,

吞噬掉所有的激情和梦想。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变得日常化的余华,

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深刻,

他反而更加关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

试图给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帮助。

他发现当今社会,

从个人生活不平衡到心理的不平衡,

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

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

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

即便什么都没有了,

只要还有梦想,

就能够卷土重来。

可是我们今天的梦想已经失去平衡了。

全体国人的精神诉求从革命至上变成物质至上,

个人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生活里,

而在某些家庭关系中,

社会地位决定着成员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地位。

亲情掺杂在利益中,

而利益又依靠一纸婚姻关系来保证。

家庭单位不再宝贵神圣,

成为可以用来交换任意好处的筹码。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当人们无法在现实中平衡的时候,

走进文学的世界算不得是一种逃避,

更像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

启动了精神上自我保护的机制。

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

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

某一个比喻和某一段对话等,

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

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在记忆的“文档”里。

余华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救赎,

他又用自己的笔把这救赎传递下去,

这是他极力想教会我们的,

也是我们在这个失衡的世界里能寻到的温暖希望。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阅读 ·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教会了人们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