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越來越好的團結村

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團結村是盛產有機哈密瓜的村子,在村委會和工作隊的帶領下,村民們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各族群眾親如一家,齊心協力,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甜蜜村”。

建強組織築堡壘

“走,去村裡一起商量事去。”團結村村民李小琴向許鳳美說道,於是,兩人結伴來到了村委會,與村“兩委”、工作隊成員和其他村民代表們一起商討村級經濟發展、扶貧幫困、社會穩定的工作。工作隊在今年駐村以來,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決策,讓村民談看法、提意見,使村級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更加符合民願,更加順從民意,更加樹牢村級黨組織威信。

工作隊和村兩委緊緊圍繞社會穩定長久久安總目標,成立治安巡邏隊伍,落實綜治網格化管理,明確工作隊、村“兩委”聯繫村民雙向職責,對村內矛盾和糾紛及時進行依法調解,讓各類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村民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還積極鼓勵年輕人參與鄉村發展、拓寬致富門路、解決矛盾糾紛等村級事務,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也為儲備村級後備幹部隊伍打下基礎。目前,共有40名黨員、青年參與村級事務工作的討論,提出可行性建議50餘條;21名黨員、青年與村委會共同接待群眾矛盾糾紛18件,協調幫助解決5件,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克然木•阿斯甫是淖毛湖鎮團結村黨支部書記,在同事們和群眾眼裡他是個“實幹家”。過年第一天,他在幫帶幹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艾尼瓦爾•艾買提幫助下,第一次用國語書寫下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賞自己的“精彩傑作”。

齊心協力靚村容

工作隊和村委會為改變村裡過去那種垃圾到處有的情況,多次組織村幹部、農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員、志願者清理白色垃圾、植樹、清渠,通過志願服務活動,主幹道衛生整潔,秩序井然,得到了老百姓的讚許。團結村不僅在村容面貌上狠下功夫,還投入資金建設村級基礎設施,近年來,完成了7條東西、南北600米農村道路;投資4.2萬元修橋、涵洞13個;投資46萬更新機井6個,新打機井2個;投資4.5萬更新林帶9條,共栽樹8100棵、平整林床。

村裡的東路6巷就被評為民族團結模範巷,這個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小巷,多年來各民族鄰里之間從未紅過臉。瑪依斯汗看著掛在自家牆上的團結模範巷道牌匾高興的說:“我們這個巷道被評為民族團結模範巷道,我很高興,我們和鄰居的關係都很好,誰家有困難只要說一聲大家都會幫忙,農具也互相借用,沒事了就會去串門,聊天,過年互相拜年,我喜歡我的鄰居。掛上這個團結模範巷道牌匾後,我們要做的更好。”

團結村村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了,幹部群眾的素質不斷在提高,村裡通過組織開展“升國旗”“農民夜校”“民族團結一家親”“農民培訓”、“遠程教育”等活動,夯實了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組織開展“文明示範戶”、“星級文明戶”“民族團結模範家庭”“民族團結模範巷道”的評選,夯實了和諧社會的民風基礎。

新時代引領新徵程

“中國進入新時代,旗幟更高飄起來,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全面強起來……”團結村的婦女們組成女子“合唱團”,身著綠色軍裝,在“巾幗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 共創新生活”為主題的慶“三八”婦女節活動中用高亢的歌聲唱響新時代的旋律,抒發著內心的感恩情懷。駐淖毛湖鎮團結村工作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利用週一升國旗活動、農牧民夜校等有效載體,在重大節日舉辦合唱比賽、農民書畫、刺繡展等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引領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工作隊還充分發揮單位後盾作用,在村裡不定期播放電影,幫助維護好村裡各家的電視廣播設備,讓黨的十九大精神、“三個離不開”思想和民族團結觀念漸次紮根村民心中,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村黨支部書記克然木·阿斯甫動情地說:“指甲和肉分不開,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

工作隊和村委會注重發揮青、婦職能部門作用,開展困難職工送溫暖、慰問孤寡老人、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進軍營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提高村民整體素質,滿足村民們精神需求,豐富村民日常生活,讓村民們充分感受到新時代所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有效加強團結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整體村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增強廣大村民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

供稿:吳翼飛

“小日子”越来越好的团结村
“小日子”越来越好的团结村

伊吾零距離

聯繫我們

多彩伊吾,田園彩城。伊吾零距離帶您領略伊吾風土人情,瞭解最新伊吾。

電話:0902-6722681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