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仍然推廣著他所熱愛舞臺,讓更多的年幼的孩子愛上這個舞臺。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人們說他演活了濟公,但是遊本昌卻說是濟公度化了他。

他說他貼近濟公後,是濟公教會他領悟人生的真諦:濟世為公,快樂融融。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在1956年的時候,遊本昌以每門功課滿分的成績從上戲畢業,然後他被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當話劇演員。1980年,他在話劇《一僕二主》中,憑藉“僕人”這一角色,獲得了文化部授予的表演一等獎。

從那時起到1985年,他演了幾十個角色,而就在這年,他接到了第80個角色“濟公”。

在當時,他的片酬其實很低,這個角色也沒有給他帶來多高的收益。

每集片酬只有120元,唯一拿到150元的那次是因為拍完最後一集是,製片方覺得他實在應該嘉獎。

但是這個角色卻幾乎改變了他後半生的想法。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拍《濟公》前,他專門跑到寺院裡求教。“最大的感觸就是明白了什麼是有覺悟的人、有智慧的人。‘濟公’為什麼不叫‘濟私’呢,公和私就是覺悟和不覺悟的分水嶺。天天為自己的私事而計較,並不是有智慧的人。”

他覺得不是他在演這個角色,而是這個角色提點了他。

遊本昌在新春感言中寫道:

緣起一時實堪幸,未來仍續佛慧命。

深信因果自性佛,濟世為公重在行。

八萬四千諸法門,弘一不二找心性。

因緣會和非外求,決心無住即佛境。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這是因為他收到了他所演的角色的感悟,“濟世為公,服務大眾,一心為公,自在其中”自勉。

所以本是收費近萬元的青少年戲劇教育課堂,在臨開學時全部退回學費,劇團倒貼了近40萬的成本。

免費教學,熱心公益。只是為了讓這個行當中有更多更新鮮的血液注入。

他笑呵呵地說:如果中國的教育少一點營利性的目的,多回歸一點本真,那或許是另一番天地了。

但哪有這麼簡單呢,除了他還有誰那麼“傻”。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現在遊本昌老爺子年紀大了,可是心卻不老,就像是濟公一樣。

他學著年輕人玩起了微博,圖文都是風趣幽默的,能夠看出來老爺子良好的心態。

遊本昌老爺子還層級發出一張自己戴帽子的照片,有些“驕傲”地表示自己學會了在網上買東西。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遊本昌雖然已經84歲了,但是他仍然在演著話劇。只是歲月無情,遊本昌老爺子的身體還是出現了問題。

在出演話劇《最後之勝利》的時候,遊本昌小腸疝氣疼的厲害,所以他把疝氣帶綁在身上完成了表演。

現在他真的如濟公一樣,“鞋兒破”“帽兒破”

反過來對比一下現在的小鮮肉,吊個威亞都要被粉絲一頓誇獎說是“敬業”。

我不知道如果那樣也算敬業的話,老爺子這樣真正“敬業”的演員又作何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