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三大”活動 提升群眾滿意度

今年以來,在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落實”活動中,市紀委監委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在壓實“兩個責任”、解決群眾訴求、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上有新的作為。

首先在壓實壓緊“兩個責任”方面,改變考核“兩個責任”為僅考核主體責任,突出“第一責任人”責任,牽牢主體責任“牛鼻子”。將各縣(區)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及成員、市級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及成員作為考核對象,重點考核黨組織書記履責情況。明確制定責任清單、強化監督檢查、建立長效機制等26項需要縣(區)委、市級部門黨組(黨委)書記親自落實、逐一完成的工作任務。對照“七看七著力”,讓考核內容更加科學,對各級黨組織進行綜合評估研判。將開展日常執紀監督、專項檢查情況作為考核依據,明確“季度督查+年終考核”並重的考核辦法,避免“一錘定音”。改變一等單位為多數的考核結果,明確考核結果為“兩頭小、中間大”的等次結構,堅決杜絕“大鍋飯”式考核。對全市7個縣(區)、25個黨群及有關單位、46個政府序列部門分別按比例確定一、二、三等考核等次,其中一等單位不超過30%。

瀘州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餘映梅說:“今年1-5月全市問責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黨組織13個、黨員領導幹部14人,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7件、40人。”

其次,在深化基層公開強化基層監管,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方面,制定《關於做好2018年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的通知》,強化責任落實、整治突出問題、加強基層公開等14條措施,分級制發市縣鄉村《工作手冊》,推動工作落細落小、落地落實。圍繞落實《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十六條措施》,推行紀檢幹部“一對一”聯繫村(社區)和組財村管、村級財務審計、村(社區)廉情監督員等制度;加大基層公開範圍和力度,鄉鎮、村、村每季度公開黨務、政務村務組務、財務和群眾訴求解決情況,進一步提高群眾對黨政工作的知曉度、認可度和滿意度。分層分類建立群眾訴求收集、解決、公開、回應的工作機制,市紀委與市委群工局建立“12345”市長熱線辦理情況協調聯動機制,市縣鄉村開展全覆蓋走訪活動,推行“民情日記”“連心卡”等制度,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確保群眾訴求能夠解決的百分之百及時解決到位、不能解決的百分之百及時解釋到位、辦理結果百分之百及時反饋到位。開通瀘州市信息公開服務監管平臺後,整合基層信息公開、社情民意收集、群眾訴求辦理、網絡政務服務等功能,開通“我要看”“我要辦”“我要問”等板塊,公開16個大項80多個小項,實現重要信息“一點查詢”、便民服務“一鍵申辦”、基層動態“一屏展示”、黨風政風“一網監管”、訴求辦理“一路跟進”的“五個一”功能。

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43個鄉鎮(街道)、1639個村(社區)試運行該平臺,累計發佈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城鄉低保金等情況信息18.3萬條,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